|
方桥篮(应敏明供图) |
|
方桥篮上“余姚方桥镇刘氏通山精造名篮”的印款 |
|
方桥篮 |
应敏明 晚清民国,余姚有款竹篮,篾片薄如蝉翼,篾丝细若头发,篮框、提手上刻有寿字回文,下端则是花卉人物瑞兽。整只竹篮浮雕浅雕异彩纷呈,并配有精美的铜饰。随着时光打磨,篮子皮壳貌似琥珀,温润如玉。这竹篮,业内叫做方桥篮,堪称篮子里的极品。 方桥篮因地得名。余姚西北有个方桥镇(现划归阳明街道),长冷江从镇中穿行而过,人们夹江而居。相传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余姚人方山京中状元后,衣锦还乡,出资在长冷江上建了一座桥,后人为纪念他,取名方桥,镇子也由此得名。距离方桥镇不远的四明山,雨水丰沛,草木蓬勃。山上生长一种金竹,形如芦竹,锯之有香。用金竹做成竹篾,韧性十足,色泽宛如金丝,是天然的竹器佳材。 方桥镇商铺众多,其中竹编手工艺源远流长。明末清初,镇上出现一批能工巧匠,专事竹篮、竹椅、竹橱、竹簟、竹稻桶等生产和生活用具的制作。镇上一个叫“东新房大七房三房”的支房,房下以编制竹篮见长。嘉庆年间,三房裔孙刘新源一家编篮技艺高超,生意也兴隆。刘新源生一子叫刘瑞春,刘瑞春生二子,长子叫刘通山(1874-1935),次子叫刘德山。二子皆继承家传开设篮子作坊。到光绪年间,方桥古镇光是做方桥篮的作坊就有十余家,量大质优,对外统称方桥篮。其中,最为杰出的人物就是刘通山。刘氏作坊,雇工数十人,据传其中还有从宁海双峰黄坛招来的篾匠,其作头“启分师傅”就是宁海黄坛魏家村人。在刘通山的努力下,方桥篮做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产品享誉东南西北,奇货可居。 刘通山对方桥篮的材料和工艺要求苛刻:一要选择生长三年、冬天砍伐的金竹;二是剖青、卷竹、剖竹、开间、劈篾、抽篾、刮篾,道道工序一丝不苟,篾片薄如蝉翼,篾丝细若头发;三是竹篮雕刻请到了当时最好的雕刻师傅陈真昌和陈敬良。据陈家《陈氏宗谱》记载:“方桥陈氏高祖陈天相自乾隆十八年由宁波万兴乡高桥陈武举漕迁至方桥镇灯店漕……精雕百子人物,花卉篮环,远近驰名。”当年在方桥镇,陈家雕刻和刘家的竹编齐名;四是方桥篮配上了当时最好的刻花白铜件。除了上述这些,刘通山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他会在精品篮子底板上,盖上“余姚方桥镇刘氏通山精造名篮”的印款。当年一只印有刘通山款的精造名篮,通常耗时百工,足见篮子的金贵。 方桥篮的款式有梳头篮、烧香篮、荸荠篮、果子篮、帐篮、幢篮、考篮等十余种,其代表作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考篮。考篮,指清代考生携带文具和食品的篮子。《聊斋志异》中有“白足提篮似丐”的记载,说的是考生穿着简单,进考试院时手里还会提着考篮和考凳,模样有些狼狈和寒酸。我想,聊斋里的书生提的一定不是方桥篮,如果能提一只刘通山款的方桥考篮赴考,考生必定神采奕奕。 底面正方形的方桥考篮,尺寸一般为高32厘米、底边长25厘米;长方体的一般高32厘米、长28厘米、宽17厘米。考篮分三层,可藏文具和食品。方桥考篮的编织工艺非常高超,几乎细密、精致到滴水不进的程度。考篮竹雕部分生动华美,外镶白铜扣饰,铜件上还有精美的刻工,两侧铜饰间用一条铜匙锁住,配以精巧的小铜锁,考篮的任何细节堪称完美。 旧时,竹篮是日常之物,家家户户皆有。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挂在屋梁下的那只竹饭篮,里面装有米饭,在贫穷的年代,那是最有诱惑的记忆。我涉足收藏二十多年,老竹篮也在收藏之列,其中收藏了六七只方桥考篮,虽然都精美,遗憾的就是缺少一只刘通山款的考篮。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竹篮藏家沈先生。沈先生是宁波人,藏有数十只方桥篮,有刘通山款底面正方形、长方形考篮各一只,是他二十年前从绍兴文物商店购得,当时的价格就要2200元一只。许多人竞相求购沈先生的考篮,他都不舍得转让,见我执着,终于松口同意转让其中一只正方形的篮子。自然,价格不便宜。时下刘通山款的考篮,市场价格已逼近十万元了。 先秦《考工记》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而可以为良。”方桥篮合此四者,正谓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