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昆工作场景。(余建文 摄) |
记者 余建文 在宁波人的食谱里,玉秃鱼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水产。市面上的玉秃鱼以海捕居多,但在宁海西店,有一位年轻人,陪着满池养殖的玉秃鱼,已度过整整10年。 日前,记者来到宁海西店凫溪村的海业盛茂水产养殖公司。增氧机汩汩运转,沈昆穿着高筒雨靴,走进昏暗的养殖车间,给池里的玉秃鱼喂食。“这种鱼胆子小,趴在池底,把食料窝在身下吃,必须仔细观察,喂料多了或少了都不好。”沈昆轻声介绍,生怕惊动了鱼儿。 沈昆高高瘦瘦,是奉化桐照村人。“我是‘渔三代’,爷爷是打鱼的,父母在象山港鱼排上养鱼,到了我这代,却是在养殖场里养鱼。”沈昆说,养鱼对他来说,其实是跨行创业。他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宁波一家企业干了三年,做设备修护。2010年时,舅舅林位江在凫溪村买地建厂,招呼他一起干,从此他便被玉秃鱼“黏”上了。 养殖场最早养的是石斑鱼,可惜效益不好,舅甥俩合计后,决定转型,考察了好久,确定养玉秃鱼。玉秃鱼学名半滑舌鳎,当时在国内属于养殖新品种,他们从山东进了鱼苗,聘请了师傅,一面养一面学。“师傅干了不到半年就走了,我自己买了书,上网查资料,不懂就向水产研究院老师请教,慢慢琢磨。”沈昆说,养鱼的“门道”就这样一点点摸索出来。 养鱼是件高风险的事,水质控制、喂饲料、防病害,各个环节都要照顾到,不能有丝毫马虎。养玉秃鱼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只养雌鱼不养雄鱼,因为雄鱼养不大。“但采购鱼苗时,没办法分雄雌,只能靠运气,靠谱的供应商很重要。”沈昆说,进鱼苗要进头苗,雌鱼占比会高一点,要是买来绝大多数是雄鱼,就亏了。一开始,他们不懂,吃了几次亏后才摸到路数。今年上半年,基地进了10万尾鱼苗,养了4个月,最后发现4万尾是雄鱼,只好放归大海。 养鱼还是一件孤独的苦活,一天三次投饵喂食,还要清理池塘,沈昆吃住都在基地,连过年都不得闲。“我天天待在养鱼场,跟外界几乎没接触,一度担心连老婆都找不到。”沈昆说,他的妻子是奉化一家医院的药师,是经同学介绍认识的,婚后有了孩子,一家三口都住在养殖场,直到孩子要读小学了,母子俩才住到奉化去,留他一人和鱼儿做伴。“好在是利用地下水养殖,水温常年保持在18摄氏度至22摄氏度,不用锅炉加热,省了不少工作量。”在养殖车间,沈昆用网抄起几条鱼,查看生长状态。他告诉记者,玉秃鱼最少要养1年才能当商品鱼销售,养上两年条重有一公斤以上,在休渔期出售给酒店,批发价每公斤近200元,效益还不错。 几年历练下来,沈昆的养鱼技术已独当一面,舅舅林位江放心地让他当起了“总管家”。目前,海业盛茂公司是浙江省内唯一的规模化玉秃鱼工厂化养殖场,其出产的金秃牌半滑舌鳎是宁波知名水产养殖品牌,主要销售到山东等北方市场。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副院长吴雄飞对沈昆赞赏有加:“这个小伙子做事认真,养出的鱼质量也好。如今,像他这样专心养鱼的‘渔三代’非常少了。’” 10年养鱼下来,沈昆经历了不少波折,有一年连着进了几批鱼苗,养了一两个月后几乎全军覆没,损失50余万元。“鱼是给人吃的,养殖安全第一位,千万不能乱用药。这几年,我们在琢磨用中药材来增强鱼儿的免疫力,抵抗病害。”沈昆说,现在他养鱼越养越有“味道”,“安安心心把这副担子挑好,这也是我作为渔民后代的一份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