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社会史的钩沉与展望

——非虚构作品《秋园》读后

    和风

    

    《秋园》是一部苦难史,不矫情、不粉饰是这部非虚构作品的特点之一。内容贴近社会现实,可读性强,书一到手,我只花了一个上午就读完了。书中梁姓家族几代人颠沛流离的生活,梁姓家族盛衰和苦难的经历,融入了近百年中国的历史背景,写尽了个体生命的羸弱和家国之痛。

    作者杨本芬在《序言》中说,写作的那一年,她已60来岁,是顺天应地的年龄,人生似乎已不再需要目标与方向。于是,她干了一件从来没有干过的事情——写作,写她的母亲梁秋芳,即“秋园”。因为这一年,她的母亲去世了。作者在4平方米左右的厨房里,以一张略高的凳子为桌,坐在矮凳上动笔“写我们一家人的故事”,作为对逝者的祭奠和对不堪回首的往事的缅怀。

    杨本芬以“慎终追远”的情怀,极尽素描的笔法,叙述自己亲历的往事。开篇是1919年洛阳市安良街“葆和药店”里,梁太太给秋园裹脚。那时秋园才5岁,但脚裹了一半,不了了之,似乎预示着某件大事没有办妥。秋园12岁那年,两个嫂子过洛河去看戏文,谁知舟沉人亡。一家两房媳妇丧生洛河,作为家庭顶梁柱的梁先生因忧病倒,不过短短半月就猝然离世。家业败了,秋园的哥哥还得了全身乏力的怪病,而秋园美好的童年就定格在失去父亲和两个嫂嫂的那年。幸亏“葆和药店”原先的口碑不错,病人倒也络绎不绝,一家人才能勉强过日子。

    1931年,秋园嫁给了一个吃官饭的低阶军官杨仁受,夫妻琴瑟和鸣。1937年,一家从洛阳搬到南京。抗战爆发后,从南京迁往重庆途中,杨仁受带着妻子秋园去老家湖南湘阴省亲。穷乡僻壤的族亲把他当成大官人、大富人,并且当成大户来吃。杨仁受的堂弟均良,打着各种亲情牌,以卑劣的手段榨取杨仁受的钱财。加之瞎眼父亲年迈多病,杨仁受滞留乡下,赴重庆的行程一而再再而三地耽搁。延宕两年后被除名,从此领不到薪水。

    在生活艰难的湘阴,秋园生下四个孩子,加上南京所生的大儿子,共五个孩子。每个孩子的名字都古雅好听:子恒、子骅、夕莹、子恕、子平(小名赔三)。但活下来的只有三个。

    非虚构作品是要讲故事的。杨本芬信手拈来,情节真实、贴近生活。书中有一个人物,秋园家人喊她满娭毑(娭毑是湖南湘阴一带对老年妇女的尊称),是秋园的邻居。但此人刁钻、霸道,还爱占小便宜,她进秋园家,“要喝豆子芝麻茶,不吃上四五碗,把肚皮撑得鼓鼓的急着去屙尿就不走人”。秋园若没给她吃上豆子芝麻茶,一出门就骂骂咧咧。1952年,杨仁受的历史被翻检出来后,家庭成分由贫民改划为旧官吏,杨仁受被抓,家被抄。满娭毑变得更加暴戾,后来她以和秋园家划清界限为借口,逼迫秋园把家里的大门封死,改走后门,并且还要秋园拿出一担谷作为封门的费用。当然,在备受煎熬的生活中,也有让人流泪的温暖。学生朱杏梅父母给的30多斤米,算是满足了满娭毑的贪欲。“跛子”偷偷送来的米,解决了秋园一家的生计困难。作者以亲身的经历和丰富的细节,揭开了曾经被扭曲的历史,道尽时代的辛酸和悲哀。

    《秋园》一书约11万字,它在书写家族历史的同时,也反映了特殊时代人们的挣扎和艰辛。杨仁受最后死于大食堂时期,他得了水肿病,“水肿使仁受渐渐变成了一个‘阔佬’,棉布对襟褂子扣不拢,脸上泛着青白色的光,挺着大肚子。”

    杨本芬并不是专业作家,《秋园》也未必会成为畅销书而大卖,但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思考的机会。在《秋园》前言,作者杨本芬说:“我一遍一遍地重写这个故事,稿纸积累了厚厚一摞。出于好奇心,我称过它们的重量,足足八公斤。书写的过程,温暖了我心底深处的悲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