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四明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天一阁引领“书香之城”建设

——马伯庸专访

马伯庸(左二)签售新作《两京十五日》
(崔小明 摄)

    

    

    

    

    

    

    崔小明 尤文军 

    

    竖领黑衬衫、牛仔裤、运动鞋……随性的穿着,温文尔雅的气质,朴实得像个公司白领。只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的敏捷反应、犀利谈锋,才让人觉得“文字鬼才”名不虚传。这是著名作家马伯庸接受采访时留给笔者的第一印象。

    作为成名已久的网络红人,马伯庸因由其作品改编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而走入公众视野。马伯庸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成长在广西桂林,后到上海、新西兰等地求学,毕业后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马伯庸是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作家,作品涵盖奇幻、历史、灵异、推理、动漫等多个领域。

    11月6日,作为第六届浙江书展主论坛天一阁论坛的演讲嘉宾,马伯庸接受了采访。“宁波是我一直想来的城市,之前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踏上宁波的土地就能感受到非常深厚的人文内涵。”虽然是第一次到宁波来,但马伯庸显然做过功课,对宁波的历史、对天一阁了然于胸。“天一阁是伟大的藏书中心,这是宁波书香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从明到清,再到民国,宁波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不仅通达朝鲜、日本,甚至辐射整个东南亚。”“宁波曾设置过中国最早的海关‘市舶司’。”马伯庸说,他到宁波后的第一顿饭就是在江北老外滩吃的。

    马伯庸聊得最多的,还是如何打造“书香之城”这个话题。

    他说,很多人觉得天一阁就是一座楼,楼里藏有很多书。其实从范钦始建天一阁,到清代为《四库全书》的编纂献书,再到抗战时期为保护书籍而转移……天一阁能留存至今,历经坎坷。挖掘天一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就是一个大文化IP,可以通过小说、影视、漫画、舞台剧等多维展现。马伯庸说:“一个好的故事是有生命力的,一定会有一个点可以打动现代人,如果我们找到天一阁的这个点,就会让更多人了解宁波的书香文化。”“把天一阁的故事讲好了,宁波的书香气质就自然散发出来了。”马伯庸认为,打造书香城市,不应千篇一律,需要找准城市的特点和气质,然后把书香融入这种独特气质中。

    谈到宁波如何办好浙江书展,马伯庸说,要把当地文化、书香气质和读者兴趣作综合考虑。在形式上既要有传统的厚重感,又要有现代的活泼性,努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加进来。“书香之城的气质不是烘托出来的,而体现在细节上,比如候机楼、高铁站、街头巷尾能否随处看到有人在读书?”

    马伯庸说,他很喜欢本届天一阁论坛的主题“阅读与城市”。“我写书也按照这个脉络走,先阅读,收集资料,接着实地旅游,然后找准这些城市独特的气质和故事,把它们写成小说。‘阅读与城市’对我来说就是‘小说与城市’。”马伯庸的很多作品是讲某个城市的历史故事,比如《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西汉年间的广州爱情故事》等。读过《长安十二时辰》的人都知道,该书有大量对唐代长安城生活的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马伯庸本人并没有西安生活的经历,他说这主要来自积累。写《长安十二时辰》时,马伯庸绘制了一遍长安地图,并把每一坊里出现过的设施与名人轶事分门别类标进去。浏览这张地图,仿佛徜徉于长安城,感受到当时生活的场景。

    “城市的地名蕴含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可以解读出很多文化密码。既然写中国古代的历史,就要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那么地名是最好的切入点。”“我特别想写天一阁转移藏书的故事。”马伯庸说他已经收集了一些资料,“之前很少有人把藏书作为小说题材来创作,可能觉得藏书这个题材特别安静,缺少冲突。但我想做这方面的尝试,因为我特别喜欢收藏书。”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经过精心打磨、设计之后,就能焕发出新的生命。重要的是沉下心,真正去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要用当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表达、传播。”马伯庸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