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乡音艺术”生生不息

    

    

    周东旭            

    

    2020年10月,中国非遗曲艺周在宁波举办。10月10日晚上,在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非遗曲艺名家大咖云集,刘兰芳、盛小云、翁仁康等参加了开幕式演出,北京评书、绍兴莲花落、苏州评弹、四明南词、陕北说书、淮河琴书精彩纷呈,既有传统经典曲目,也有反映新时代的创作曲目,让宁波市民大饱耳福。

    “曲艺”是一门古老的说唱艺术,许多人分不清楚戏曲与曲艺,其实戏曲与曲艺是传统艺术中一棵树上的两朵奇葩,有点“近亲”关系,但曲艺是说唱艺术,戏曲是扮演艺术,戏曲的许多声腔来源于曲艺,比如宁波甬剧的许多调腔就吸收了四明南词的音乐,而越剧的起源则是当时嵊县的落地唱书艺人,涂脂抹粉,在四个翻过来的稻桶上铺上木板当作舞台,扮演人物,演出简单的小戏,从此诞生了一个新剧种。

    曲艺历史悠久,曾经出土过两汉时期的说唱俑,说唱俑一手抱着鼓、一手拿着槌,表情生动而滑稽。中国文学里唐传奇、宋话本,如《水浒传》里的“武十回”“宋十回”,“列位看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话本小说,就是说书人的底本。《说唐》《说岳》均来自古代的说唱艺术。说书人根据这个底本,加以发挥。

    明末清初戏剧家李笠翁说,书是写给识字人看的,而戏则是演给识字和不识字的人看的。在旧时代,文学作品的普及,戏曲与曲艺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阵地,以前教育普及率低,加之劳作辛苦,娱乐项目极少,而且曲艺比起戏曲,更不讲究场地和排场,几乎随时随地可以演出,所以深受百姓欢迎。

    明末张岱描述过柳敬亭说书,记录了柳敬亭说书的盛况:“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可见当时最有名的人的说书演出行情。同样是说景阳冈打虎,“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说武松到了店门大吼一声,店中的酒瓮都嗡嗡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记录了当时的说书盛况,描绘了柳敬亭说书的高超艺术。

    晚清刘鹗在《老残游记》里有一段“明湖居听书”,十分经典。“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刘鹗用通感手法,来描写唱书艺人的高超。

    宁波也有许多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曲艺,如四明南词、宁波评话、宁波走书、唱新闻等。宁波有一句老话,“南词上华堂,走书下农庄,评话进茶坊,新闻唱四方”,从它们各自的演出场所,我们可以看出四明南词比较文雅,出入于大户人家的厅堂;走书通俗易懂,是农民大哥喜欢的节目;评话讲的都是历史故事,适合在茶坊里喝茶的男人们听,他们最关心历史政治的事;新闻走到哪儿,唱到哪儿。不同的演出形式,有不同观众群,呈现出曲艺艺术繁荣的景象。

    虽然曲艺曾经受市民热捧,但在娱乐多样化的时代,已经式微。然细细一想,曲艺并不曾离开你的生活,在电视剧《都挺好》里有喜欢听苏州评弹的苏大强;在喜马拉雅平台上能收听到许多说书栏目,是许多人睡觉前必修课;近来走红的“脱口秀”节目,类似单口相声,其实也有曲艺的影子在,只是脱口秀无需说学逗唱的基本功训练,但一个一个的段子,一如相声的“抖包袱”,这一点是舞台艺术共通的。

    南词、评话、走书、唱新闻都是宁波人的乡音艺术,因为种种历史原因,现状不容乐观。比如会说方言的下一代越来越少,导致他们听不懂地方戏曲、曲艺,听不懂,自然没有兴趣。另外他们误认为这种传统艺术过于“老土”,一大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他们感受不到传统艺术和地方文化的魅力。另外创作的曲目,跟不上年轻人思想,和他们的生活无关。新创曲目,多数为创作而创作,毫无艺术个性,也不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比如,南词虽然文辞优雅,曲调优美,但现今的传承人几乎是新中国成立后艺校专业培养的那一批,缺乏新人。现在文化部门虽然也举办一些公益类的培训,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能指望“速成班”立竿见影。培养宁波传统曲艺人才,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希望艺校等部门肩负起使命,不然宁波人的“传统乡音”将成广陵散了。四明南词不如苏州评弹发展得好。评弹还有专业学校和专业演出团体,而且通过文旅融合,许多艺人在各个景区茶楼可以一展身手,名演员还要赶场子。

    也可以借鉴一些发展好的兄弟曲种,比如德云社的相声,演出市场就很好。张云雷、郭麒麟也都是“90后”,张云雷唱段《亁坤带》《锁麟囊》,粉丝也会一起跟着哼唱。高博文用评弹演绎茅盾文学奖作品《繁花》,也深受市民热捧。前几天,甬剧班第九代整体亮相演出,让许多艺术家感慨:后继有人,二十年无忧矣。人才培养、艺术传播、闯艺术市场都是学问,须不断地学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