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提高,农产品追溯就是一句空话。我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绿色都市农业,夯实追溯的产业基础。 一是不断提高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截至2019年底,全市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610家,入股社员4.29万户,家庭农场4728家,经营面积55.8万亩,全市土地规模经营率69.8%,居全省首位。 二是不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实施农药购买实名制、化肥使用定额制(肥药两制),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20万亩次,推广有机肥10万吨以上,2019年减少不合理施用化肥1350吨,年均化肥减量1.5%以上。推进定点经营限用农药退市,共有32种限用农药退市,推广精准施药技术和非化学防治技术,2019年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74.62万亩,推广绿色防控118.26万亩次,减少化学农药用量133.31吨,居全省领先。 三是不断提升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178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599个、绿色食品171个、有机农产品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5个。“三品一标”产地面积204.63万亩,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三品”比例达到59.62%,居全省前列。 (孙吉晶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