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新华社发) |
观点提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会议,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擘画蓝图、谋篇布局,气势恢宏、大气磅礴,作出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总动员,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人民、对世界做出的政治宣示和历史担当。 郝永平 陈型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引领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党内外、国内外都在看着我们。五中全会要在历史关键时刻对国家走向作出战略指引。”在全球疫情态势严峻、世界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我们党以极强的政治领导力使国家率先摆脱了疫情影响,如期召开五中全会并作出未来5年、15年的目标设定和工作安排,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控制力、决断力、前瞻力和引领力。《建议》向全世界宣示了我们党引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惧任何险峻形势,不被任何困难打到,不断向既定目标阔步前进的坚定决心。 《建议》绘就了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远景目标。建设现代化强国,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和夙愿,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毅然扛起的历史重任。1924年孙中山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道路提出《建国大纲》;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号召将落后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 “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阶段战略安排;今天,我们已经站在了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的全新起点。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刻分析当前新阶段新任务,《建议》将目标从五年延伸至十五年,展望了二〇三五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壮丽图景。远景目标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宏阔视野,更意味着我们正以昂扬的姿态挺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建议》指明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途径。中国共产党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忠实实践者,最善于将崇高的社会理想转化为阶段性奋斗目标,在伟大实践中不懈推进伟大事业。“五年规划”作为锚定五年发展进度的国家规划,提出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最终都落实到具体的发展战略、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政策上,其顺利实施都使我们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更进一步。《建议》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扩大内需战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就是基于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着眼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围绕发展中的大事难事急事而做出的针对性战略部署。可见,我们党提出的宏伟蓝图绝不是什么空中楼阁,而是一条条可行的举措和一件件实际的行动,最终都将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美好生活。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担当 人民,是《建议》的关键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建议》的价值基点;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建议》高高举起的一面旗帜。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让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在,更是我们党自建党以来就为之奋斗不息的崇高使命。毛泽东讲过:“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今天的时空坐标来看,我们正处于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历史阶段走向“达到共同富裕”的关键节点。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宣示,意味在“十四五”规划的一步步落实中,社会主义追求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与价值追求不断转化为现实。 建立并巩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筑起共同富裕的兜底防线。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彻底消灭贫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事业使超过九千万人摆脱绝对贫困,世界各国为之惊叹。然而,中国共产党人向来不满足现状、沾沾自喜,而是心系群众、向难处行。《建议》提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这意味着我们已经从摆脱绝对贫困走向消灭相对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新起点。一方面,必须健全防止返贫检测和帮扶机制,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的持续帮扶机制、农村救助制度、跨区域对口支援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等,构建起防范返贫的周密体系。另一方面,必须建立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农村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内生发展能力,使“摆脱贫困”的底线目标向“乡村振兴”的更高目标不断提升。 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是衡量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事关经济循环畅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应有之义,是稳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只有少数人富裕不是社会主义,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让大部分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新的阶段性目标。《建议》打出了完善分配制度、提高人民收入的“组合拳”,包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再次分配机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等。只有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努力实现共享、共有、共得,共同富裕才能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主义现代化才会获得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拓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从解决生产力落后问题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到满足人民方方面面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党在为人民谋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道路上始终不懈追求、不断超越。《建议》全文处处洋溢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成为贯穿各领域发展战略一条主要线索:比如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推动绿色发展要以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使劳有所保,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保障学有所教,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使病有所医,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使老有所养;同时还提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满足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享有的更高精神需求。 坚持发展自身与关注世界相统一的政治公告 中国共产党既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也为世界谋大同。《建议》就鲜明体现出推动自身发展与关注世界的有机统一。 立足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谋划发展方略。“十四五”规划所处的时代背景极其特殊,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同步交织与相互激荡。《建议》所作出的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都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结晶。从全球来看,当前世界格局正处于加速演变期,国际秩序动荡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拓展;从国内来看,中国发展同时处于民族复兴的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开局起步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基于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科学研判,我们党确立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新目标、新理念、新政策、新举措。无论是对高质量发展的强调,还是创新发展战略的确立;无论是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化,还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的部署,都是基于两个大局的主动作为、战略抉择。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以宽广的视野把脉世界大势以指导中国自身的发展,还有志于以博大的胸襟观照人类社会的共同福祉。十九届五中全会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大门始终敞开的决心,表明了中国引领全球经济开放发展的大国担当,即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全会还重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主张,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正能量。中国倡导的全球治理主张,为破解世界困局贡献了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担当。 为人类社会现代化道路贡献有益的经验启示。从整体来看,《建议》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样也蕴含着实现现代化的普遍性指导方案。实现现代化既是中国人的梦想,也是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追求。《建议》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强国、非西方国家突破重围开拓全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古老文明扭转衰落并重现辉煌,提出了中国方案,分享了中国经验,无疑对怀揣同样梦想追求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包括消除贫困与共同富裕、兼顾改革发展稳定、统筹开放与自主、平衡市场与政府、统一民主与集中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无疑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共同发展、共享繁荣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与启示。 【作者分别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