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雨求学路 拳拳家国情

——读荣荣的《难童求学记》

    崔海波            

    

    荣荣的《难童求学记》是一部儿童小说,讲述了抗战时期孤儿求生求学的故事。1938年至1943年间,奉化籍爱国实业家竺梅先及其夫人徐锦华为救助600多名战争孤儿,培养一批能报效祖国、驱逐外敌的新生力量,创办了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油画家沙耆之父沙松寿曾为教养院的总务。这部小说虚实结合,向今人展示了特殊年代一所特殊学校从创建到解散5年间的艰辛历程。

    竺梅先是奉化区萧王庙街道后竺村人,他13岁前往上海做学徒,敏而好学,很快成长为一名实业家。发达后的竺梅先爱国爱乡,曾为建造宁波灵桥捐款一千银元。1938年,竺梅先与夫人徐锦华倾尽财力物力心力,在奉化建立了国际灾童教养院,设小学部和初中部,累计投入30万元,后因竺梅先去世、时局动荡而解散。

    小说一开始叙述了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少年福生和长根以及他们的妹妹成了孤儿,被竺梅先、徐锦华夫妇创立的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接收。来到偏僻的奉化深山里,这里“有饭吃有书读”“每个月还能吃上两次肉”,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他们感到了“巨大的幸福”。在这相对安全的地方,600多名难童一起刻苦学习,健康成长。

    因为故事的发生地就在我们熟悉的宁波乡间,地名、风俗、物产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所以读来非常亲切。比如,教养院经费拮据,徐锦华发动师生开垦荒山,种植玉米、番薯等杂粮,半夜里野猪来偷食,值夜的学生猛敲火油箱吓跑野猪。野猪偷吃庄稼的现象,现今在四明山区仍时有发生,我们偶尔还能在报纸上看到相关报道。再比如春夏之交,山上蚊子多,不少学生得了疟疾。在缺医少药、交通不畅的年月里,到宁波或上海采购药品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徐锦华发动没有患病的师生上山采集青蒿煮茶喝,孩子们真的扛过来了。青蒿茶历来是四明山区群众夏日里消暑的饮品,过去山区的歇脚凉亭里,常备有茶桶,青蒿茶由附近山民提供,舀茶水的竹管筒也是就地取材。书中说,福生和长根每周要到横溪去采购一批物资,供应师生们的日常生活所需。横溪是鄞南重镇,早年,横溪大街的“一六”大市总能吸引四乡八里的商贩及百姓,购销两旺……

    此外,书中至少有两处写到了传染病,结合当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读者可以想见当年竺梅先、徐锦华夫妇办学的辛苦。他们除了要筹集资金维持六七百名师生的日常开支,还要预防突如其来的疫情。除了疟疾,大规模的流行病还有疥疮,一人发病会迅速传染蔓延。

    小说的主线是福生、长根两个少年在教养院学习成长的故事,副线则是竺梅先艰难筹款维持学校正常运作的善举。在小说中,竺梅先出场不多,即使出现也是匆匆地与学生们见个面、说段话就离开了。关于他的事迹,更多的是通过别人的叙述来体现。比如,难民所的看门人告诉福生,一个在上海做生意的宁波大老板,开银行办工厂,有了钱后,准备办一所教养院;沈班长则讲述了竺梅先购买、运送粮食途中的各种艰险故事;蔡警官讲述了竺梅先去世前最后的嘱托与牵挂……这些故事恰到好处地植入主线中,从侧面塑造了竺梅先这个有财力、有爱心、有担当、有智谋的实业家形象。

    读完小说,我上网搜索了一下,了解到奉化莼湖街道的一所小学里设有国际灾童教养院史料陈列馆,于是打了电话过去。得知后疫情时期,陈列馆暂时不对外开放,心里略微有点遗憾。不过,等疫情过去,我肯定要去看一看,还要到书中多次提到的刻有“郎溪春深”的石洞桥上走一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