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志社编辑与部分作者早年采风留影。(袁吉发供图) |
|
杂志顾问杨东标先生赠予《鄞州文学》100期的墨宝。 |
吴海霞 11月18日,“当时风月故依然”鄞州文学期刊100期庆典暨读者作者编者联谊会举行。 35年,从《东钱湖》的报纸版到杂志版,从《梁祝》到《鄞州文学》,尽管名称和风格在变,读者作者编者在变,但作为鄞州文学阵地的使命没有变。 市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荣荣回忆从学生时代成为《东钱湖》的作者之后的一路历程时表示:“鄞州文学期刊滋养了包括我在内的好几代作家和作者,以此为平台,使一批作家走向了国内文坛,她已经是鄞州乃至宁波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丰饶的鄞州,丰盛的文学宝地。”这是《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写给鄞州文学期刊的题词。 100期,35年闪亮的记忆 “《鄞州文学》出刊百期了,高兴之余我感叹光阴飞快,几十年就是一瞬!一连串的回忆像电影一样在头脑里走过……”首任鄞县作协主席、时任鄞县文化馆文艺部主任的袁吉发兴致勃勃地在他的诗行里回忆文联刊物《东钱湖》的诞生。 “鄞县文联成立后不久的一天,文联创始人之一徐秉令走进我办公的房间。他要我参与为文联办一个刊物,取名《东钱湖》。我当时正在编辑文化馆《鄞县文艺》杂志,立刻响应!于是,我负责在业余作者的来稿中精选佳作,徐秉令去杭州拜访书法泰斗沙孟海,请他为刊物题名……” 袁吉发清楚地记得,第一期《东钱湖》以报纸形式出版,头版发表的是当时鄞州文坛“小说三剑客”之一徐剑飞的小说《妹妹哟》。 出了三期报纸觉得不过瘾,决定改成杂志,从1985年5月的报纸版《东钱湖》,到1986年9月印发第一期《东钱湖》杂志,鄞州的文学期刊,就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一片碧波荡漾之中启航了。 作为鄞州区文联“元老级”人物,擅长散文写作的徐秉令不仅担任《东钱湖》责任编辑和主编,还曾是鄞州区作协的前身——鄞县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他回忆:“那个时期之所以要办文学刊物,是因为当时文学鄞军在市里、省里,已有一定影响力,我们有周冠明等在省里刊物上发表作品的实力作家,还有徐剑飞、周长城、何龙达等小说、诗歌作者。有一年全省青年创作会,鄞县去参加的人数比其他区、县都多。再往后,市里的作家也给《东钱湖》投稿,如后来成为名家的荣荣、艾伟等。” 《东钱湖》虽然是季刊,但因为经费不足等因素,一年四期不能按时刊出,且没有专职的责任编辑。然而,杂志编委会坚守着这片文学的净土,同时聚集了一批作者队伍。 《东钱湖》办到2001年停刊。 2004年,《梁祝》杂志诞生。时任主编的徐剑飞,当时是鄞州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协主席,她告诉笔者,《东钱湖》是因为当时内部刊物整顿而停刊,但无论怎么样,鄞州需要一份文学期刊,需要一个作家发表作品的园地,需要培养文学鄞军的阵地和平台。这是大家的共识。 在她和时任区文联主席麻承照等人的努力下,经区委宣传部批准,《梁祝》创刊。 “当时鄞州正在创建‘中国梁祝文化之乡’,这是鄞州一张可以走向全国的文化名片,于是,文学刊物就以此为名。”徐剑飞说。 与《东钱湖》不同的是,《梁祝》不仅厚度上有所增加,在稿件的选择上更注重纯文学性,原先《东钱湖》时期的戏剧曲艺类作品都消失不见了,以散文、小说、诗歌、文艺评论等体裁为主。 “《梁祝》成立了力量更强大的编委会阵容,编委中的成员有一些来自新闻单位,所以在创办杂志的时候,特别具有策划意识,并有意识推出主打作家和主打作品,在版式设计上也更具有文学期刊风格,徐海蛟、余余等作家就是通过《梁祝》脱颖而出。” 继作家天涯之后,诗人成风2006年担任《梁祝》责任编辑,此后十余年,他见证了从《梁祝》到《鄞州文学》的发展之路。 “《梁祝》的10年,是鄞州写作群体承上启下的10年,原先的一代作家还在写,更年轻的80后、90后开始崭露头角。”成风回忆起当时《梁祝》杂志在关注和培养写作群体时,对外来务工人员、90后群体的关注,同时,《梁祝》还保留了“堇地风”等展示地域历史人文的专栏。 2015年之后,迎来了以《鄞州文学》为龙头,每年一期《鄞州散文》《鄞州诗刊》《鄞州文学评论》的期刊矩阵,鄞州文学园地一派繁荣。 那些目录里的作家和作品 与前辈诗人袁吉发《从碧波荡漾到繁华似锦——〈鄞州文学〉一百期礼赞》的诗作相呼应的,是现任鄞州区作协主席卢小东的散文《目录里的朋友》。 “在这么多期的目录中,有的作者的名字仅出现过一次,闪电般。有的在频繁出现无数次之后忽然匿迹。出现或不出现,于目录上很简单,在现实中则莫可名状。无论如何,曾经被文学点燃过的人生一段,于我无异于怒涛中的一片礁石,无异于夜空里最闪烁或最黯淡的一点星光。”卢小东在文中写道。 区文联为庆祝鄞州文学期刊的100期,专门出了一本《当时风月故依然》的纪念刊,把100期的目录全部收入其中,这些“目录里的朋友”——尤其是鄞州的作家和作品,也成为这100期走过的35年文学记忆里,一个全景式观照的维度。 成为杂志后的首期《东钱湖》是报告文学专刊,“小说三剑客”刘正标、吴言铭、徐剑飞,后来出了好几本青春小说的谢武稼,后来成为国内知名文化学者和作家的周时奋,还有在《东海》等省级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的周冠明等,都是那一期的作者。 此后的几期,当时风华正茂的卢小东、朱田文等一批散文、诗歌作者,开始进入《东钱湖》的目录。 值得关注的是1991年首次出现在《东钱湖》杂志中的沈淑波(天涯),在此后近30年的创作中,出版了二十多本书籍,获得省、市“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成为当下鄞州本土最勤奋的一位作家,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鄞州本土首位加入中国作协的作家。 徐秉令回忆当时对她的发掘:“我的邻居中有《宁波日报》的副刊编辑,我听说他们要在奉化开副刊作者笔会,其中有两个是鄞州的,我就跟着去奉化当面和这两个鄞州的文坛新人约稿,其中一个就是天涯。” 此后,徐秉令作为《东钱湖》杂志主编,还专门为天涯举办过作品研讨会,并为了让她顺利去四川参加一个全国性的笔会,特地到她当时工作的工厂的厂长和所在的镇领导那里做工作,也是那次笔会之后的命运转折,让天涯逐渐向着职业写作的人生方向前行。 《东钱湖》杂志推出有创作实力的新人还包括在国内多个权威期刊发表小说的姬画(又名姬婳),其中一期的小说专栏上,有他和妻子郑超的名字。作家伉俪的名字紧挨在目录里,与多年之后,包丹虹、天涯等的女儿、儿子在《梁祝》《鄞州文学》亮相的“家人档”,都传为佳话。 骑着自行车相约去书店买书、参加笔会纯粹是写稿和改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东钱湖》目录里的很多作品,飘散着农村田野的乡土气息,飘散着鄞州作者对一方热土的眷恋,目录里那些关于朋友的回忆无比亲切,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文学有着无比纯粹的热爱。 2000年12月,省作协授予鄞县作协“1997—1999年度浙江省文学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奖牌。 2010年后,《梁祝》更加包容与开放,关注外来文化的交融,朱平江的长篇小说三部曲《猫头鹰又叫了》部分章节在《梁祝》上连载,在网络时代,这是编辑收到的少见的用手写的作品;从杭州到鄞州来工作,在玩具厂从事产品设计的韩文建,主动找到区文联,找到《梁祝》,还把作品带过来;“打工作家”葛志华的作品在《梁祝》上发表之后不久,央视记者找到他作了专访;一群90后出现在《梁祝》杂志上时,都还是学生,其中姜山中学的林楠出了诗集,鄞州文学新生力量,在七八年前就被杂志关注。 从曹文轩、薛家柱等名家,到高丽娜、赵嫣萍、姚丽、吕付平、戴卓盛等鄞州本土创作群体,100期的目录里,更多涌现的是鄞州文学的精彩。 传承文脉,在美好的时代遇见 “让鄞州的江、河、湖、海、城插上文学的翅膀,让鄞州大地无处不散发出强烈的文学气息……人生很短,文学很长。创造到老、书写到老、敲击到老、追求开拓到老。我们始终相信,我们是在最美好的时代遇见了最美好的你们,因为文学。”鄞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邵斌在鄞州文学期刊100期庆典暨读者作者编者联谊会上说。 2015年,《梁祝》变身《鄞州文学》,同时开创出《鄞州文艺评论》《鄞州散文》《鄞州诗刊》文学期刊矩阵,邵斌回顾当时的缘起:“期刊改名,就是要突出鄞州,叫响‘鄞’地文化,让千年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目前,随着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及区作协下属的小说、散文、诗歌创委会等先后成立,鄞州文学创作队伍更加具有组织性,作家和评论家的创作热情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多少年来,我把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成长归功于当年《梁祝》给予我的鼓励、《鄞州文学》给予我的平台,是它让我积攒着创作的希望,让我享受着创作的快乐。”区作协理事、19岁从东北老家来到鄞州工作的张淑琴说。 徐海蛟可以说是从《梁祝》起步,在目前国内文坛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鄞地作家中的佼佼者。如今,他是《鄞州散文》的主编,对此他深有感触:“当我20岁出头,还是一名小学老师时,《梁祝》上重磅推出了我的一组2万多字的散文,这本杂志我收藏至今。” 徐海蛟由此在写作这条路上走了很多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协散文创委会委员,曾获第四届人民文学新人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出版了《山河都记得》《故人在纸一方》《寒霜与玫瑰的道路》等13部书籍。 “我希望《鄞州散文》能给年轻人、给鄞州文学的未来多一点机会和期待,就像《梁祝》和当年的我。我们为此设立了‘少年’这个栏目,就是希望鄞州的文学期刊成为未来作家出发的一个站台。”徐海蛟说。 卢小东介绍,35年来,鄞州文学期刊的存在,推动着鄞州文学氛围愈加浓厚,并以此作为一个平台,在区委宣传部和区文联的支持下,通过与《人民文学》杂志及国内文学界的互动,通过改稿会、采风、作家写作营等形式,让本土作家与国内名家面对面交流,“文学期刊在发展,鄞州作家群体在提升,见证着这样美好的良性互动,是热爱文学之人的幸福”。 卢小东表示,100期是个里程碑,更是新的起点:“文学的魅力永在,让我们在星空下叩问灵魂,静听花开,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满怀信心地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