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 墨 边行边看,边思考边领略,在游览的过程中书写下名胜古迹的文化精髓和艺术神韵,这是现在很多学者愿意从事的审美活动。于是,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此类书籍:既能当旅游指南使用,同时又是知识含量丰富的散文佳作。《旅行中的文学课》便是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卢桢先生在游览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后,完成的一部行旅文集。看上去是移步换景似的游记组合,但真正读到字里行间,会发现此书展现的深邃人文魅力,丝毫不亚于作者沿途所感受到的风光意趣。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景点,不同的地域特色,衬托出不同的文化气质。书的开篇是《雨果先生的中国梦》,写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暂居于根西岛期间,多次购买中国艺术品,装点为情人朱丽叶置办的公寓“高城仙境”。有意思的是,雨果不仅入手了中国的花瓶、家具、宫灯……还亲力亲为,对某些饰品进行改造。如今法国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内的第三展厅就被命名为“中国展厅”,里面布满了具有中国风格的彩绘镶板、仕女画图,还有安放在雕有吉祥图案橱柜上的杯、碗、碟、盘。对于参观者来说,这些物件的视觉冲击非常强烈。但作者也毫不客气地指出:西方人,哪怕是雨果,他们的“中国风”定位和真正的中国美学还是存在极大偏差的。然而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风”,恐怕时至今日,我们自己也不一定能表达得准确、清楚。 《有家餐厅叫浮士德》也是一篇艺术格调高妙的文章。在德国莱比锡城的一处拱廊街上,作者看到了浮士德博士和魔鬼梅菲斯特的铜制雕像,雕像旁是“浮士德地下餐厅”的入口。其实这家餐厅的正式名称叫“阿尔巴赫地下室”,原是储存葡萄酒的地窖。餐厅已有500年的历史,它的自我介绍非常骄傲、硬气:“在您之前,已有成千上万的客人到此造访,歌德先生也曾来过,这很自然。但是大家要记住,我们的餐厅不是因为歌德的到此而成名,而是歌德先生听说餐厅的名气才特意来访。”餐厅即是名胜,名胜和名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成全的关系。 阅读过程中,我比较感兴趣的还有那篇《在伦敦寻找老舍故居》。关于英国文化有个小知识:他们的部分建筑上会有一面“蓝牌子”,提示着此处曾经居住过的名人。蓝牌子的管理部门——英国遗产委员会审查非常严格:居住者必须为人类进步作出过重大贡献,必须为大众所熟知。若是外国人,在伦敦居住时期必须是其生活事业中的重要阶段。在英国900余所“蓝牌子”名人故居中,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就是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曾在伦敦大学的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作品就是在该学院的图书馆内完成的。从1925年4月到1928年3月,老舍和朋友艾支顿合租在圣詹姆斯花园路31号。2003年11月,英国遗产委员会正式在此镶上了“蓝牌子”,上写:老舍,1889—1966,中国作家,1925—1928年生活于此。老舍的名字除了用英文外,还用了汉字,这在150年的“蓝牌子”历史上,尚属首次。 作者行旅匆匆,当他来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波黑作家安德里奇位于贝尔格莱德的故居时,那里陈列着的诺奖证书引起了他的关注。民族自豪感令作者想起2012年莫言先生获奖后拿到的证书,作者称其为“世界上最美的证书”。文学奖的证书分为左右两页,左侧一页有配图,右侧是颁奖词。设计师会按他们对获奖者作品的理解,用艺术化的隐喻方式来构思图案。莫言先生的证书上绘有一片广袤的梯田,波动的线条象征了生命的绵延与坚韧,对应着颁奖词中提到的“充满生气的农民世界”。 不论是对文人故居的探访,还是对作家墓地的拜谒,抑或是在文学博物馆参观……若在旅行过程中加上文化的目的性,无疑会让那些看上去平淡无奇的房屋、塔楼、山崖、城堡、河流,甚至是一草一木,都被赋予流动的气韵。因为文学魅力,所以风光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