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07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需补上村民文明礼仪这一课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也在追求着精神层面的丰富、愉悦。我市一些农村,经过高校专家的点拨,正在破茧成蝶、美丽蜕变。我以为,艺术化的村庄,还需补上村民文明礼仪这一课。

    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言语行为准则。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化涵养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

    之所以提出补上村民文明礼仪这一课,一方面是村庄颜值提高了,村民收入增加了,前来“打卡”的人多了,需要村民相应的文明礼仪匹配。如果村民待人谦恭和气,谈吐文明有礼,举止端庄大方,就会给人以愉悦和温暖;如果村民为了个人的一点蝇头小利、一点小小的方便而不顾及他人,任性而为,甚至在与人交往中语言粗俗、态度傲慢、行为粗野,就会使人感到寒意和不满。另一方面是村民的确需要进一步提高文明素质。实事求是地说,经过这些年的文明素质教育,村民的行为规范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应有的礼仪。他们说话出口成“脏”,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小便,遛狗不牵绳等等。村民文明素质不提高,即使村庄颜值提高了,也是像专家们说的那样属于“穿衣戴帽”“涂脂抹粉”的表面功夫。

    多年前,《浙江通讯》约我写一篇“滕头的一天”。那天一早我就在奉化滕头村转,遇见不少早起的村民,他们遇见我都微笑着跟我打招呼,一位早锻炼的妇女还热情地跟我聊了起来,给我印象是村美、人美。

    其实,文明是由细节构成的,与人们的幸福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希望我们的村级组织在艺术驻村、提升颜值中,不要忘了补上村民文明礼仪这一课。(李国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