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四明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0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妈喝醉了

    

    

    

    

    

    五弟向我们告别的时候,我无端想起了很多年前的那个黄昏。

    那时,我八岁,四妹五岁。妈把五弟托付给我俩,她有要紧事要去一趟外婆家。五弟只有五六个月大,虎头虎脑的,很可爱。我们把他放在一辆木推车里,推到了那些男孩子在玩的河滩边。五弟“哦哦”地兴奋着,我们也推车飞跑起来。河滩边有道沟,我们没注意,结果车翻了,我们摔倒了,五弟掉了出来。我顾不得自己,赶紧把五弟抱起来,五弟张着嘴,明明在哭,却没有声音,过了半晌,才“啊”地尖叫起来,像要背过气去。我一看,五弟的额头磕出血来了,我和四妹一起哄,五弟还是哭,直哭得呕吐起来。

    “三姐,你说怎么办?”

    “我们肯定要被爸妈打死了!”

    我们两个人说着也抹起眼泪来。半晌,四妹说:

    “三姐,要不,我们把他扔掉算了!”

    “扔到哪里去?”我愣愣地说。

    四妹前前后后看了一下,说:“我们就扔到河里去!”

    后来,妈在河滩找到了我和四妹。她抱起五弟,一看摔破了额头,把我俩好一顿臭骂,还威胁我们,等爸回来,揍我们一顿。为此,我和四妹磨蹭到天黑才回家。妈已喂好五弟,看见我们俩,瞥了一眼,冷冰冰地说了句:“还知道回来吃饭?”

    她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三年暂时困难时,吃食堂,我们四姐妹都吃稀粥,只有五弟吃干饭,结结实实的四两饭。所以,五弟长得魁梧,我们都像黄豆芽似的。各自成家后,有一年舅舅做寿,我们四姐妹都包了红包,五弟说,那我也包一个吧。妈急了:你包什么包,我已经送好了。五弟说:那你是你我是我啊。妈说:我送了礼,就是你送了礼,我跟你是一家,你舅舅不会介意的。

    现在,五弟一一给我们四个姐姐打电话,说他们要跟着小舅子一起去深圳做生意,老娘就托付给我们了。妈八十多了,平时都是在五弟家吃饭的。五弟一走,我们四姐妹得轮着给妈送饭去。这样,妈就要吃我们女儿的饭了。

    有一次,我给妈送饭去,半路上,天色骤变,乌云密布,风吹得电动车差点撞上墙。到了妈那里,我拿出饭菜,赶紧回家。家里晒着衣服,窗棂四开呢。谁知半路上,大雨倾盆而下,淋得我都睁不开眼。我上上下下全湿了,推车走进家门,顿时,地上一摊水。我关上门窗,赶紧换洗,泪水不由倾泻而下。

    终于,五弟过年回来了,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五弟给我们四姐妹每人五百元,算是我们代他照顾老娘的饭钱,我们客气着,都没收下。这能收吗?我们把这层意思说给妈,妈说,那倒也是,就是苦了你们了。这是我们第一次听到妈说到我们心上去的话。

    过完年,五弟一走,一切照旧。有一日黄昏,我去送饭,看见妈在折腾那个十多年没用的煤炉子。白色的浓烟熏得她扬着破蒲扇剧烈地咳嗽,等她抬起头来,浑浊的眼里涌出泪水。我急着问她干什么。“你们也怪忙的,我自己对付对付看……我总不能老是吃女儿的饭呀……”我心头咯噔一下,这算什么话。那会她生病,不是我们姐妹一起送到医院的?“当年你爸一定要生个儿子,指望着他养老送终;到如今,还是你们四姐妹忙里忙外……”她嗫嚅着,白发散乱,遮住了半边脸。

    妈九十岁那年,听说五弟要提早回来给她做寿,乐呵得满脸开花。她一次次踱到对河五弟家,打开院门,把地扫得干干净净。邻居那里说了一遍又一遍,说儿子好,媳妇也好,孙子更好,他们有出息,能挣大钱,她比谁都开心。这都是隔壁三嫂告诉我的。

    其实是,妈做九十大寿,我们四姐妹出了大钱,五弟收下了亲戚的礼!

    第二天,五弟的小舅子请吃饭,五弟一家都去了。五弟给妈热了几个菜,有妈喜欢的鳗鱼、鸭肉,还给妈倒了半碗红酒,让妈一个人慢慢吃。我也不知道妈吃了多久,两三点钟的时候,我忽然接到三嫂的电话,让我快点过去,说我妈倒在地上了,拉也拉不动,是不是脑溢血了?我一听,赶紧给五弟打电话,直赶五弟家。果然,妈躺在地上,我怎么也拉不动,又给几个姐妹打电话。五弟赶到时,四妹也已赶到了。五弟背起老娘,跑到马路上,拦了一辆车,赶紧送到人民医院。果然,妈有点小中风。

    “这年纪大的人,真是跟小孩子一样,都怪你五弟,给妈倒了半碗酒,你道妈喝了多少?一瓶红酒都被她喝完了!”弟媳念叨着。

    等到住院诸事办定,大姐二姐先走了。五弟说,三姐四姐,你们也走吧。

    我说,我和四妹一起伺候妈吧,你一个男人也不方便。

    五弟也不客气,走了。

    妈挂着点滴,睡着了,好像无知无觉的样子。我和四妹坐在旁边,两人一直唏嘘着:妈怎么就喝醉了?我无法想象妈一个人,嚼着鳗鱼,喝着红酒,喝完了半碗,又倒半碗,半碗喝完,又倒上一些,一直喝到酒瓶见底……当年,我们的妈是个多么凌厉、精干的人,如今真的老糊涂了吗?还是有五弟在,她有了靠背,什么都不怕了?

    我和四妹闲聊着。我又无端地记起四妹让我把五弟扔到河里去的往事,问四妹还记得否。四妹摇摇头,说怎么会呢。

    “小孩子的心思,真是猜不透!”

    “你说啥?”

    “不要说五岁的你,那时就是我,都想把他扔了,只是怕爸妈打呢!”

    “是啊是啊……”四妹好像是记起来了。

    等妈醒来的时候,我说:今天要不是三嫂来报信,五弟把你背起来,你都没命了。你怎么喝了这么多酒啊?!

    妈耷拉着眼皮说,我也不知道。

    

    名家评说

    

    小小说创作中,如何处理人物和故事的关系,是“因人生事”,还是“由事套人”?这是两种不同的创作模式。近80%的小小说是“事套人”。事像笼子,其中的人物被动,不自在,不自由。岑燮钧选择的则是“因人生事”。我以为,小小说的第一要务是写活、写好人物。

    心里放着人物。他的叙述节奏舒缓有致,语言简洁干净,长短句的搭配、段落的转换,像人的呼吸的气息。他不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更注重人物情感的微妙之处,而结尾往往“不了了之”。不了了之的结尾,既敞开,又返照,点亮人物的形象。岑燮钧领会了汪曾祺小说中的“随便”。

    岑燮钧小小说时而会出现方言。小说中的方言是把双刃剑:既能带出味道,也能疏离读者。岑燮钧颇受汪曾祺的影响。汪曾祺将小说的随便和讲究微妙地融合,当他启用方言时,就会顺笔解释一下,像闲笔逸开,别有一番味道。

    岑燮钧小小说的三北地域特色,包括方言的合理运用,使人物更鲜活、更接地气。

    ——作家、评论家谢志强

    

    岑燮钧的《猫眼》,似乎有点“文不对题”,通篇只有两处写到猫,一处还是画中之猫,整个故事中,猫绝对是配角,甚至不如虫子。但猫的眼睛有个特征,就是瞳孔可以随意缩小或放大,表面眯着眼,其实一切尽在眼底。女主人公和老师的情愫,师母心知肚明,却一直没有说破,不仅不说,仿佛还在牵线、支持、默许,甚至助长。而师生间的情感,也始终没有突破限制,虽非“发乎情止乎礼”,但读者的阅读惯性,却一次次遇到了挑战。三人之间无声和较量,同时又似乎是默契,使作品有了别样的张力。

    ——评论家李晓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