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芷梅(右一)在桶边督导垃圾分类。(陈朝霞 摄) |
|
徐芷梅(左)上门宣传垃圾分类。(陈朝霞 摄) |
11月25日,早上7点半,天空中下着毛毛雨,空气中透着寒意。走进海曙区月湖街道紫薇小区,南门口一个紧靠楼房侧面墙壁而建的一人多高的标准化垃圾房映入眼帘。正是上班高峰时段,居民拎着垃圾袋鱼贯而出,顺路分别投入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不同投放口。 垃圾房边,49岁的徐芷梅戴着口罩、身穿醒目的绿色荧光马甲,正对居民源源不断投来的厨余垃圾,麻利地破袋、分拣、入桶。 在小区垃圾桶边为垃圾分类把关,是徐芷梅每天的工作,她的岗位有一个非常“新鲜”的名字——桶长。2018年8月1日,海曙区制定《关于垃圾分类桶边督导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在全市率先实施垃圾分类“桶长制”。如今在海曙区,像徐芷梅这样的桶长有604名。 记 者 陈朝霞 通讯员 姚苏桓 郑水萍 桶边督导:有“利器”,更需“火眼金睛” 笔者早上7点半在垃圾桶边见到徐芷梅时,她已经忙碌了一个小时。每天上午6点半至9点,下午5点半至8点,是她的上岗时间。她1999年从老家江苏连云港来到宁波,如今安家紫薇小区,成为一名新宁波人。 此前,徐芷梅干过保洁员、餐饮店服务员。2019年10月,一直热心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徐芷梅正式上岗,成为有916户居民的紫薇小区的两名桶长之一。“每天5点多起床,简单吃了早饭后,就来垃圾房开门。小区南门离地铁1号线鼓楼站很近,居民进出流量大,投放时间集中,我需要手眼并用,一刻不能放松。”徐芷梅说。 笔者在现场看到,标准化垃圾房干净整洁,顶端是LED屏幕,主体是六个窗口,分别是:两个绿色的厨余垃圾投放口、两个黑色的其他垃圾投放口、一个蓝色可回收物与红色有害垃圾对半组成的投放口、一个工具间。此外,垃圾房上还悬挂有垃圾分类意见箱,显示收运时间、督导员和收运责任人信息等的垃圾分类信息公示牌。 最醒目的是,每个投放口的外墙上图文并茂地标示着各类垃圾的具体内容,比如厨余垃圾投放口外标示着“骨骼内脏、菜梗菜叶、果皮、果壳、残枝落叶、剩菜剩饭”,可回收物投放口外标示了“玻璃、牛奶盒、金属、塑料、纸张、可乐罐”。 “垃圾房上的标示一目了然,为居民正确分类提供了指导,也为我的工作带来了便利。”徐芷梅认真地介绍,“厨余垃圾里容易混入其他垃圾,确保厨余垃圾100%分类正确是我每天的工作重点。” 笔者看到,厨余垃圾桶上架着一个边缘装有锯齿的不锈钢分拣台,徐芷梅轻松地将厨余垃圾袋沿锯齿划开,垃圾和袋子迅速分家,垃圾“躺”在分拣台上一览无余,袋子则被丢入旁边的其他垃圾桶内。徐芷梅一边翻开垃圾,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看几秒钟,挑出垃圾中偶尔混杂的牙签、餐巾纸、大块肉骨头或贝壳等,确认没有混杂其他垃圾后,轻轻一推旁边的推杆,厨余垃圾便顺势滑入底下的厨余垃圾桶内。 “有了这个破袋‘利器’,加上自己练就的‘火眼金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徐芷梅说,更重要的是,厨余垃圾“提纯”后,从源头降低了其中的塑料成分比例,提高了终端处理效率。 9点,上午两个半小时的定时投放时间截止。看到还有居民拎着垃圾袋匆匆跑来,徐芷梅延长了一刻钟,才盖上垃圾桶盖,关闭投放口。 源头把控:要一丝不苟,也要不断学习 上午桶边督导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打扫垃圾房。徐芷梅打开垃圾房门,笔者发现内有“乾坤”:贴着白净瓷砖的墙壁上,装有带喷淋孔的水管。 徐芷梅介绍,社区在实施垃圾房升级改造工程时想得周到,不仅安装了喷淋设备,还接通了雨污分流的下水管道,让她每天清洗垃圾桶时非常方便,“实行定点定时投放后,小区没了随时敞开的垃圾桶,环境改善了很多。垃圾房就是我的工作间,我要像对待家一样维护它的清洁,使之与小区美观环境相得益彰。” 在徐芷梅看来,垃圾分类源头正确与否,决定着垃圾分类的成败,而桶长是在源头为垃圾正确分类保驾护航的关键一环。她坦言,最初她也是一名垃圾分类的“门外汉”。这些年,她加入志愿者队伍,自学垃圾分类知识,参与各项培训,“今年6月,我参加了由宁波市垃圾分类学院专家授课的集中培训,经过实地操作和专业化考核合格后,拿到了垃圾分类督导证,持证上岗。” 虽然成为垃圾分类“专业人士”,但是徐芷梅表示,垃圾分类知识在不断更新,比如以前化妆品、废旧干电池被归类为有害垃圾,如今被确定为其他垃圾,“我也需要在实践中学习,活学活用,真正提高桶边督导的专业能力。” 为让桶边督导工作落实到位,提升源头分类质量,海曙区设立了街道、社区、小区三级督导员,他们定期为桶长开展垃圾分类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并每日对桶长工作进行考核,不定期开展评优评先工作,还聘请了第三方机构对桶长日常桶边督导工作进行监督与考核。 “是否准时到岗、穿戴了标示督导员身份的衣物?能否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是否对未作正确分类、没使用专用厨余垃圾袋的居民进行劝导?是否对分类质量不高的居民进行指导帮助?这些都是第三方机构考核评分的内容。”徐芷梅回忆,有一次在桶边督导时,10米开外的楼道口有位正在使用手机的老人向她求助,希望她能指导操作,她没多想就跑过去帮忙,不到一分钟回到岗位。而这一切被摄像头记录在案,当月她因为离岗被扣分并罚款30元。 对此,徐芷梅表示心服口服。“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影响分类质量。”徐芷梅说,虽然一年四季露天工作,尤其是酷暑寒冬,难免脏累;虽然也曾遭遇不理解,但是只要想到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在工作中就会更细心、耐心一些,也会更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沟通能力和履职水平。 宣传引导:在潜移默化中蜕变,更需众志成城参与 笔者发现,在上午的垃圾投放时间段内,居民投放鲜有混杂,正确率颇高。徐芷梅将之归功于社区5年来深入人心的宣传引导和稳步有序的推进工作。 徐芷梅介绍,早在2015年10月,紫薇小区就开启了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工作,居民开始接触垃圾分类相关知识;2017年6月,紫薇小区率先在海曙区实施垃圾房标准化改造,陈旧垃圾房“华丽转身”;2018年6月,将小区原来9处垃圾投放点并作两处,实施“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定时收运”模式,同时实行“桶长制”,引入志愿者进行桶边督导;2019年9月底,考虑到志愿者具有流动性,而且大多年龄较大,决定启用专职“桶长”,徐芷梅在当年10月上岗。 作为桶长,入户宣传也是徐芷梅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10点,笔者跟随她带着垃圾分类宣传册,来到紫薇巷11号楼道76岁的居民秦如珍家。一进厨房,就看见墙壁上张贴着一张已经泛黄的“生活垃圾分类目录明细表”,绿、黑两色的两只垃圾桶内,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分开投放,正确无误。 “这些年来的变化太明显了!”徐芷梅感慨,最初很多居民连垃圾分几类都不清楚,如今男女老少人人称得上是“专家”,“社区除了经常分发各种宣传小册子,组织各类互动游戏、小竞赛等,志愿者还在桶边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尤其是组织居民参观位于洞桥的垃圾处理厂,居民了解到其他垃圾焚烧后还能发电,亲眼看到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更由衷地自觉参与垃圾分类。” 徐芷梅表示,桶长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真正让垃圾分类成为生活习惯,离不开机关干部、在职党员和热心志愿者的积极引导和全民参与,“社区4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聚20’团队就是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力推动者,他们不仅平时积极宣传引导,而且在每月20日的公益服务日上,安排专人搜集灯管、油漆桶等有害垃圾,集中在每月21日的全市有害垃圾收集日上交给相关环卫部门,他们和桶长一道,成为在源头提升垃圾分类质量的生力军。” 记者手记 垃圾分类的关键在于改变居民习惯,提升居民分类意识,桶边督导是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实现观念转变直接有效的方式。同时,垃圾分类要提升正确率,每天的垃圾投放源头提质是关键,这直接决定着垃圾分类的成败。 每天在桶边督导的桶长无疑在引导居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和源头精细化把关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海曙区在全市率先实施“桶长制”后,还建立健全相关标准规范、管理机制,加强培训、监督和考核工作,同时,开展评优评先工作,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桶长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充分发挥了桶长队伍对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督促引导作用,值得点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垃圾分类关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绿色发展,任重道远。 桶长作为在一线为垃圾分类保驾护航的基层工作者,其工作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对桶长的工作多一份理解与支持,更要携起手来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共建美丽家园。(陈朝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