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导往下跑 群众零次跑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奉化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针对基层治理力量弱、难题多、机制缺等问题,奉化区深入落实省委“三服务”要求,秉持“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理念,创新推行“周一夜访村(社)”制度,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走村入社听民意、解民忧、纾民困,形成“领导往下跑、群众零次跑”的服务新局面,走出一条打通基层“神经末梢”的改革治理新路径。

    一、“三支队伍”下沉村(社)送服务

    奉化区坚持关口前移、力量下沉,以“周一夜访”为引领,根据群众所需所盼,统筹调动“三支队伍”,上门送服务、破难题,推动形成“社群共振”的蝴蝶效应。

    一是“领导+干部”共同沉。以区级领导“周一夜访”为牵引,示范带领全区机关干部“向下一步”访民情、听民声。区级领导带头沉,3月16日开始,19位区级领导每周一晚上走村入社,重点对群众反映涉及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经济纠纷等重点信访问题、历史遗留难题进行接访,由区领导包案处理,限时破解,至今共接待群众414批/974人次,化解和办结信访事项、民生实事等各类问题352件。目前,“周一夜访”制度在各镇(街道)和区直部门全面延伸施行。中层干部全面沉,创新实行“四联四跑”“四大员”制度,选派1324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中层干部,担任驻企专员、村社指导、项目经理、街巷跑长,分别联系服务749家企业、391个村(社区)、126个项目工程、72条街巷。

    二是“资源+团队”同步沉。紧扣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引导社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双下沉”。试点开展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把248项行政执法事项下放基层,打破镇(街道)行政执法面临的“部门交叉问不了”“权限不够定不了”“城区太远管不了”等局限,基层执法效率明显提升。探索推行村(社)“服务团”改革,发挥乡贤能人、离退休干部、农村指导员等作用,组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贤达及各类专技人员组成的“服务团”,实现基层群众不出家门便可享受城区同等资源和服务。

    三是“志愿者+党员”广泛沉。依托志愿者和党员庞大组织体系,紧扣基层群众所需所盼,开展“N支队伍帮服务”,做强“奉邑有我”党员志愿服务品牌,为基层一线解难帮困。

    二、“三张清单”问诊村(社)谋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通过“周一夜访”,因地制宜绘制“三张清单”,助推村(社)高质量发展。

    一是“基础清单”明实情。各级干部在夜访过程中,通过对村情社貌的排摸和梳理,形成了村级班子成员清单、财务清单、人才清单、企业清单、家庭清单、民情关系清单等村(社)“基础清单”,便于各级各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科学决策,避免遇事“两眼一抹黑”。

    二是“问题清单”找差距。围绕村(社)矛盾纠纷和大小问题,由点到面排摸村(社)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常见问题、萌芽性问题、难化解问题等,形成集问题内容、问题来源、问题演变过程、问题所涉人员、问题解决建议等内容为一体的“问题清单”,推动问题快速协调解决。

    三是“发展清单”谋发展。结合区、镇(街道)、村(社)各级发展规划,量身定制村(社)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向和思路,形成“发展总体清单”。在此基础上,将该村(社)发展与区级规划、镇(街道)规划、周边村(社)规划相融合,形成融“项目+”“人文+”“党建+”“矛盾化解+”“特色+”等于一体的各类“发展子清单”,助推村(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三个机制”保障村(社)强治理

    坚持规范管理、制度先行,以“周一夜访”为纽带,全面串联各项基层治理制度,整合形成“三个机制”,推动服务保障村(社)治理制度化、长效化。

    一是构建“上下协同”机制,压实治理责任。抓好“关键少数”的群雁效应,由区级层面开始,自上而下推动基层治理责任层层落实。区委常委会每半年专题听取夜访村(社)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年末听取每位区领导夜访工作专项述职。区级领导认真执行“每周一访、每月一排、每季汇报、每年述职”工作机制,带头执行夜访“轮值制”,确保每周一晚上每个镇(街道)均有区级领导下村(社)。各镇(街道)和区直部门领导干部参照区领导“周一夜访”做法,主动下沉、常态下访,协调解决村(社)治理具体难题。各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四联四跑”“四大员”“百名科长坐堂答疑”等活动,进村入户践行“三服务”要求。

    二是探索“三治融合”机制,提升治理水平。推广“村民说事”强自治,把村民广泛热议的事情,作为“周一夜访”的重要素材来源,紧盯村(社)难事大事,提高下访精准性、有效性。依托“道德庭”强德治,把“周一夜访”现场设在村(社)道德庭,召集村(社)干部、道德庭长及群众代表共同调处矛盾纠纷。完善“村规民约”强法治,补好基层治理漏洞,运用法治理念持续推进村(社)移风易俗。

    三是畅通“上山下乡”机制,引育治理人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通人才“上山下乡”通道,让基层治理更有实效。精心选派农村“第一书记”,把“周一夜访”中的百姓诉求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导向,精心挑选17名优秀年轻机关干部,选派到17个后进村担任“第一书记”,推动民生诉求加快解决。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