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区域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姚朗霞

中国裘皮城迈入“直播电商”快车道


裘皮服装展示。

裘皮服装城。(资料图片)

直播现场。(孙吉晶 摄)

    记 者 孙吉晶

    通讯员 李焱 童毅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服装销售已在电商平台大行其道。而同属服装类目的裘皮大多仍然沿袭传统的批发模式。

    “裘皮也要搭乘网络快车!”

    在地处余姚朗霞街道的中国裘皮城内,一些敢为人先的创业者率先搭上“直播电商”的快车,并尝到了甜头。作为首批试水直播的裘皮企业,浙江黑翼有限公司三个淘宝直播间今年线上销售裘皮服饰近5000件,“双十一”单日最多销售达到250件,预计到春节前能卖掉7000件,实现线上销售额5000万元。

    

    从“一爿厂”到“一条街”再到“一座城”

    

    

    朗霞的裘皮产业可以追溯到1979年。当年,由沪赴港经商的干如良先生回到朗霞老家,出资60万港币在村里成立了余姚第一家裘皮生产企业——西干皮草厂,播下了余姚裘皮产业的“一粒种子”。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环境越来越宽松,当地一些有技术和经验的皮草厂工人纷纷创办起属于自己的裘服企业。就这样,当年播下的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短短几年间,在329国道两旁,大大小小的裘服厂星罗棋布。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329国道朗霞段两侧形成了近千米长的“裘皮一条街”。到本世纪初,“裘皮一条街”已经汇聚了300多家裘皮企业,成为国内知名的裘皮制品集散地,同时也引起了世界裘皮行业的注目,并加速融入世界裘皮产业体系之中。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经过反复论证,2005年,由洪伯安、冯春海两人组建的宁波杭州湾裘皮有限公司动工兴建中国裘皮城;2007年10月,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中国裘皮城建成开业。朗霞的裘皮产业自此进入全面繁荣的黄金时期。

    随后,为进一步开拓市场,2014年3月,由宁波杭州湾裘皮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裘皮城二期交付使用。次年年底,由宁波中国裘皮城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裘皮产业园(裘皮城三期)也投入使用,形成了以中国裘皮城为中心、辐射周边两平方公里的裘皮产业基地。

    依托不断扩展的裘皮城,朗霞将分散的家庭作坊整合到专业市场,裘皮产业从草根经济走向现代产业集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目前,余姚朗霞已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水貂皮服装集散地,被评为“中国水貂皮服装产业基地”。据2019年统计数据,朗霞辖区内有裘皮生产经营相关企业15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5000人;年加工水貂皮1000万张,占到了全球的五分之一、全国的三分之一;年销售裘皮服装60余万件,销售额超过30亿元。同时,余姚中国裘皮城被国家商务部、中国商业联合会认定为“中国水貂皮服装专业市场”,获得“中国最具品牌价值商品市场50强”等荣誉称号。

    

    试水“直播电商”,打开新的销售渠道

    

    

    今年10月中旬,2020中国(余姚)国际裘皮时装博览会如期举行。与往届不同,本届裘博会聚焦“拥抱直播电商、推动裘皮产业转型升级”,引导行业踏上直播电商高速发展的列车,实现从“线下”到“线下+线上”的转型。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位知名主播入驻中国裘皮城,合力为余姚裘皮“直播带货”。

    宁波裘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鲟鱼直播项目负责人谢耀表示,以线下店铺批发为主的裘皮销售“节奏”带入展示效果好、社交黏合性强的直播销售,期待打破裘皮服饰固有的零售模式。如今,中国裘皮城约有40家企业试水“直播电商”, 预计今年裘皮服装线上的销售额将超过两亿元。

    位于中国裘皮产业园的“鲟鱼直播”,是一个集人、货、场于一体的直播、短视频内容生产服务平台,自今年3月成立以来,通过孵化和内容生产运营,多渠道服务供应商、主播、用户,助力新零售发展。今年旗下主播“貂小貂”从10月份在抖音平台开播裘皮服装专场以来,已累计销售裘皮服装达到5000件,销售额2000多万元。仅本月上半个月,就销售裘皮服装3500件,销售额1500多万元,平均单价4000元。“鲟鱼直播”负责人谢耀表示,目前一个主播一天最多的下单量超过了传统线下多个实体店一年的销售量,而且从直播销售数据来分析,线上销售前景十分喜人。

    “我们错过了传统电商,现在一定要赶上‘直播电商’的高速公路。”在本届裘博会高峰论坛上,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裘皮分会会长冯宝兴指出,裘皮行业销量近几年持续下滑,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直播电商”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也是未来零售消费品最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引导裘皮行业从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到‘线下+线上’的新零售模式转型,让裘皮行业突破瓶颈,一定能走出一条新路。”他说。

    “我不是‘富二代’,是标准的‘皮二代’……我们的裘皮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被中国毛皮协会授予‘中国真皮标志品牌’,您在购买时,请一定要认准‘祖阿曼’商标哦……”“皮二代”干品钦在直播间里卖力地推销裘皮服饰。尝试“直播”以来,干品钦直播技能蒸蒸日上,直播带货量一路攀升,目前已占到总销售量的七成以上。

    通过直播,工厂生产的最新裘皮服装,与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粉丝见面。正因为如此,该公司相继撤销了设在外地的所有线下零售门店,目前只保留中国裘皮城内的1家实体批发店铺。眼下,该公司的直播团队共有10人,累计拥有粉丝14万人,预计今年的线上销售额将达到5000万元。

    

    盘活裘皮城平台,不断提升产业影响力

    

    

    2013年以来,裘皮产业出现下滑。在业内人士看来,裘皮服装的产能已经出现饱和甚至过剩,行业进入一个优胜劣汰的阶段。

    面对复杂形势,朗霞街道盘活中国裘皮城这一产业平台。通过引进国内外高端时尚创意设计团队、加大裘皮产业品牌的培育力度,不断延长裘皮产业链,拓展时尚全产业链,加快推进裘皮产业向时尚化、时装化转型发展,提升裘皮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影响力。

    依托中国裘皮城以及裘皮商会,政府部门搭建了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品牌工作指导站,并开辟双创基地,为裘皮相关小微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网络拍卖、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朗霞裘皮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朗霞街道整合裘皮服装节、皮草订货展等活动资源,精心组织举办中国(余姚)国际裘皮时装博览会,目前已举办四届,成效明显。

    “秉持开放创新理念,重点在新冬装、新零售、新平台上发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抢占产业制高点。”该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副主任、分管裘皮产业发展的杨建州表示,大量的线上订单也带动了上游合作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直播供应链,改变了原先单打独斗搞批发的模式,补上了零售环节不足的短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