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固本强基 创新创优

推进新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资料图(市文明办提供)

    

    

    

    

    编者按: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时代新人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整合力量,夯实举措,不断提升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增光添彩。

    

    邓晓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精神面貌,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一直以来,宁波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坚持培根铸魂、价值引领、实践育人,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坚定理想信念、鲜明价值取向、养成良好品德,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

    一、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市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作为引导未成年人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基础性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全市共建成8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2071个“春泥计划”实施点、1987个“假日学校”、2500余个“四点钟学校”,开设了1250种活动课程,组建了1.2万余个学生社团,惠及114万未成年人。实施“百万学生走进社会实践大课堂”工程,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中建立了300余家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开设了6大类、200多门实践课程。

    二是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每年举办清明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歌咏比赛、未成年人读书节、经典诵读大赛、诗词接龙大会等“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实施“戏曲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开设甬剧等120门地方戏曲课程,举办名家讲座125场,戏曲进校园演出330场,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心。

    三是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把学雷锋志愿服务与“劳动美”社会实践相结合,打造“小小讲解员”“小手牵大手”等特色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垃圾随手捡、公筷公勺普及、疫情防控宣传等力所能及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

    二、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提升师生文明素养

    校园是一代人筑梦追梦的摇篮,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窗口,我市坚持将文明校园创建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抓手,通过抓底线、抓过程、抓示范,不断拓展创建深度、广度和高度。

    一是坚持以评促建。建立“年初申报、平时指导、年底测评”的创建机制,将校园环境、安全、秩序作为创建底线和前置条件,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考评,总分140分,要求市级文明校园达到110分以上,区县(市)级文明校园达到95分以上。创建不搞名额平均分配,对市级文明校园测评中达不到95分的,直接取消区县(市)级文明校园称号。将测评结果纳入对区县(市)宣传思想、教育系统的考核。目前,全市共有329所市级文明校园,市、区县(市)两级文明校园创成率分别达到44%、95%。

    二是强化动态管理。连续4年每年召开全市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会议,市、区县(市)、学校层层动员部署。在此基础上,建立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组织开展市级文明校园“回头看”,对测评不达标的学校给予停牌或摘牌,累计有18所文明校园被通报退出,有效杜绝“奖牌到手,创建到头”。

    三是提升标准要求。根据上级工作部署,每年修订完善考核标准。增设了文明校园创建氛围、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校园禁烟等新测评内容。

    三、完善心理健康辅导网,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我市始终坚持“治未病”理念,将社会各界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一是统筹站点建设。2014年,市文明办牵头出台了区县(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和运行考核标准,形成了4大类19项63条测评项目,每年两次开展督查考核。目前全市建成市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10个区县(市)辅导中心、110所心理健康特色学校、648个学校规范化心理辅导室、820余个社区心理辅导室的心理健康辅导网络。

    二是统筹师资建设。依托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专业力量,形成120余人的儿少心理专业服务队伍。组建以学校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主的350人心理健康志愿团队,打造阳明心坊、“胡珍玉”工作室等服务品牌。构建“预防—辅导—转介”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三是统筹活动开展。连续5年每年开展百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讲活动,每年举办各类讲座、团辅450余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利用云课堂等录制15堂网络微课,启动“寻心灵绿洲、做阳光少年”青少年心理健康云课堂活动,30万中小学生观看学习。

    四、培育公益性社会组织,丰富社区未成年人活动

    秉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热情。

    一是项目化扶持。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市和区县(市)每年投入2000万元,推出留守(困境)儿童关爱、花朵伞保护、阳光心灵等6大类35个公益项目,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向社区进行投放,扶持和引导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另外,市和区县(市)以项目化形式,委托全市12个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孵化服务未成年人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中心累计孵化出1200个公益性组织。

    二是精准化对接。各社区根据群众需求,制定年度活动计划,面向社会公布,公开寻求社会组织合作。公益性社会组织通过供需对接,更精准地服务于社区未成年人教育。通过4年努力,全市350余个社区引入了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活动。

    三是滚动式发展。通过完善服务项目事前规划指导、事中监督控制、事后绩效评估的机制,公益性社会组织在不断提供服务中滚动式发展。据统计,4年来全市参与社区未成年人工作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从574个壮大至6000个,1500余名优秀社工、家长通过参与活动加入到了公益性社会组织。

    (作者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