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聪江 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推动公共产品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其中,农村文体类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提振乡风文明、提升乡村治理、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农村文体类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短板 对比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当前农村文体类公共产品供给还存在一些短板,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1、总体配置不足,存在需求缺口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上升,大部分农村居民具有较强的健身观念和文体活动参与意识。而农村文体类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笔者曾对我市周边某些乡镇的文体类公共产品供给情况作过调查,发现许多小村庄连基本的健身设施都没有,一些村庄虽有基本设施,但原有的文体类公共产品无论是数量上、种类上还是品质上,均跟不上村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2、一些文体类公共产品被挤占他用 文体类公共产品是专门提供给人们作文化或者体育锻炼之用,而据笔者对我市某些乡镇的调查发现,许多文体类公共产品被侵占挪作他用。比如,某村于2008年建成一个室内综合文体场馆,内部有篮球场、表演舞台等设施,场馆建成之初,成为该村文体工程的亮点。但不久之后,该场馆即被挪作村里的惠民楼使用,婚丧事宜均被安排在此举行,挪占了原有的文体功能。还有一些文体类公共产品被用于出租或个人使用。 3、文体类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不够科学 当前,基层政府是农村文体类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而文体类公共产品配置的民主决策不足,导致一些文体类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真正体现村民需求,许多村民迫切需要的公共产品,如大众化的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设施等供给不足。 4、文体类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农村文体类公共产品质量不佳,使用不到两三年,便锈迹斑斑,绳断螺丝丢,不堪使用,达不到应有的使用效果;一些文体类产品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却不够环保,存在污染隐患,损害村民健康。 促进农村文体类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 通过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建立共享公共财政、创新产品供给方式等,有效补齐农村文体类公共产品供给的短板。 1、加大政府对农村文体类公共产品的投入 建立科学的测算体系,加大对基层政府和经济相对落后的一些农村地区文体类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完善不同层次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做好农村文体类公共产品供给的规划 首先要考虑区域分布平衡。其次是产品结构或种类上的平衡,不同地域的产品分布应有所差异,避免重复雷同。差异化配置有助于大大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特别是要增加对篮球、羽毛球等群众基础好的项目场馆的供给。 3、加强对农村文体类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监督 政府投入依然是当前农村文体类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途径,同时,要进一步做好供给决策的公开透明,并做好决策实施的监督。如一些地方,在设施或场地上粘贴公示牌,写明价格、采购主管人、监督电话等信息,值得借鉴推广。 4、鼓励市场主体投资参与部分文体类公共产品的供给 仅靠基层政府的单一供给不能满足村民对文体类公共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单一的供给模式也无法满足村民对产品的差异化需求。在一些群众基础好,具有比赛观赏性的文体项目中,可鼓励市场力量参与投资。基层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对于一些盈利能力不足的项目,基层政府经评估后予以适当补贴。笔者曾经对慈溪市观海卫、龙山等几个乡镇进行调研,市场资本投资篮球训练馆、乒乓球训练馆等比较成功。 5、引导村集体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参与 目前,村集体组织提供文体类公共产品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区域统筹规划,容易在产品供给上各行其是,从而导致产品的重复雷同,降低了产品的使用效率;二是有的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没有能力提供一些较大型的文体类公共产品。为弥补不足,基层政府应当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慈善方式投资文体类公共产品,政府可以允许企业、社会组织在投资的场馆或者比赛中做广告、给予荣誉表彰等,以回报各类组织的投入。 6、整合农村地区各类学校文体设施的资源 各类农村学校拥有大量文体设施,要提高各类文体设施的利用率,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村民开放。基层政府应加强配套措施的完善,积极有效提高学校文体场馆的开放率和使用率。 (作者为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