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一艘货轮停靠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 (新华社发) |
记者 单玉紫枫 盘点2020,“双循环”无疑是个绕不开的年度热词。 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央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要充分挖掘国内潜力,继续扩大开放,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发令枪响,开放大市宁波率先起跑。市委全会把“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立为宁波之志,从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取得突破、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以及提升消费基础性作用、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等多个维度设定路线图,瞄准“枢纽”,精准发力,扛起“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 聚焦一流强港 确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2020年12月21日凌晨,随着宁波舟山港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集装箱实时生产数据跳过“28000000”,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800万标准箱,再创历史新高。 宁波舟山港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是全球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的重要枢纽。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毛剑宏记忆犹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初,港口一度遭遇物流受阻、堆场饱和等困难,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然而,转机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去年2月底开始,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稳步推进,沿海港口的活力与韧性渐显。宁波舟山港通过内挖潜能、外拓货源、降本减费等组合拳,港口生产和集疏运体系快速恢复。 去年下半年,全球疫情加速蔓延,许多国际大港纷纷选择暂缓外籍货轮靠泊,宁波舟山港却“逆流而上”,仅11月份就新增2条远洋干线和4条近洋支线。目前,该港服务国际“外循环”的远洋干线达114条。截至去年11月底,宁波舟山港以10.84亿吨的货物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一,占中国大陆港口总吞吐量的8.18%。在多个国际大港业务萎缩的背景下,一手托起生产端,一手联通消费端,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恢复贡献“中国力量”。 宁波市委党校客座教授、宁波舟山港集团原总经济师童孟达表示,发力双循环,港口发展新目标是服务港口经济圈。与之对应,港口发展将由港产城互动发展转变为沿海与内陆经济圈互动发展,“要从重航运中心建设向货运与航运并重转变,从重集装箱轻散货向集散并重转变,从重沿海轻内陆向沿海与内陆并重转变、从重外贸轻内贸向内外贸并重转变”。 聚焦长三角 全面融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除了坐拥港口这一“最大的资源”外,宁波作为长三角金南翼,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完备的物流体系、庞大的消费人口,有条件、有能力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1、150、1500、10000。”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平列出的这串数字,分别代表吉利和身后的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它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分布在宁波周边、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串珠成链,才能撑起快速增长的汽车产能,撑起目标万亿级的汽车产业。”吉利作为整个链条的核心,可以更好地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联动,实现协调共享发展。 立足长三角金南翼,宁波以重点企业、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加快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构建强有力的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战略支点。 几天前,市商务局贸管处处长李旭君赴康龙化成调研。原本以为,等待他的会是关于外贸形势以及对新一轮外贸政策的意见建议,没想到企业“超纲”了: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沪嘉甬高铁通车! 康龙化成主要从事生物制药业,近年来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去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85.62%。随着业务快速拓展,引才留才成为公司重中之重。 “康龙化成所在的杭州湾新区,现在到上海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几年后,等沪嘉甬高铁一通车,过去仅需二三十分钟,真正变成环上海片区。到那时,企业对业内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力将大大增强。”李旭君说,宁波全面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于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条件,发挥各地特色优势,明晰分工协作机制,使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高效便捷流动,从而率先迈向协调、共享的新发展格局。 聚焦消费与外贸 打造双循环链接枢纽 “疫情给大家敲响了警钟: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也是风险!”李旭君说,过去,宁波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遇到风浪,大家会说“东边不亮西边亮”,要未雨绸缪,进行市场多元化布局。但是去年,疫情席卷之下,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就像“暗夜中的亮光”,为困顿的世界经济注入了确定性。 春江水暖,宁波一大批外贸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一方面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一边积极布局,抢占内需市场,激活消费潜力。 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工人忙着安装纯电动堆垛车,赶春节前订单。如意创始人储吉旺告诉记者,去年公司的国内销售额实现大幅提升,达2.5亿元,同比增长36%,内销占比正大踏步追赶外销。 长城战略咨询宁波研究院国际商务部总监江玉兵指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一方面意味着要在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意味着要改变过去“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开放模式,实施更全面、更深入的对外开放,构建以培育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核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过去一年中,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意识到,参与国内大循环,不代表一定要创建国内品牌,参与国内工业配套代工、国产品牌代工、融入国内品牌生态链、进口海外品牌和产品等都能成为企业参与国内大循环的抓手。”中国信保宁波分公司知名讲师孟祥龙说,与此同时,内销市场试水先行成为市场趋势。 发力双循环,形塑枢纽之城,这或许是时代给予宁波最好的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