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政实施,将推动信用卡市场竞争。图为客户在农行鄞州分行办理信用卡。(徐能 摄) |
记者 张正伟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通知,从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 “这个消息太好了,意味着银行会有更多实惠的信用卡产品,不用单一依靠网上了。”对于经常在网上提前消费的马襄来说,这次信用卡新政不啻是一个好消息。 为什么要放开信用卡透支利率管理?新的政策会给现有的个人金融消费市场带来哪些影响?为此,记者昨天走访了部分银行与相关主管机构。 新政面市,“让子弹再飞会儿” 虽然这个政策推出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但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我市银行基本没有收到总行层面明确的信用卡透支利率调整方案,目前在线的信用卡产品也是维持原样。 在中行官方APP,记者在首页没有发现有关信用卡透支利率放开的信息,展示的信用卡产品均为现有的常规产品,比如为年轻客户打造的“活力一族”中银赞卡,即申即用的数字信用卡和为出国留学客户打造的“卓隽留学卡”等;信用卡分期方面,也是以传统的“优客分期”和“家装分期”两款特色产品为主。 “目前我行实行的仍然是老政策,利率上下限额如有变动,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中行宁波市分行相关工作人员说。 农行宁波市分行负责信用卡业务的相关工作人员在电话采访中表示,目前,他们还是按照央行新规前的政策,特殊卡种透支利率以农行官方网站等渠道公示为准。 在招行、民生、华夏等银行宁波分行的官方网站上,记者发现公开的信用卡产品的透支利率政策均没有变化,也没有这方面的相关信息公布。 “此次信用卡新政,对于银行业产品创新与产业转型都是一次转型,虽然目前市场风平浪静,但这个政策在出台前已经酝酿很久,相信宁波的银行机构很快就会收到总行层面的应对之策。”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 从区间利率到全面放开,个金消费迎来利好 分期还款、透支利息低,还可以邀请朋友帮助还……在网上,不知多少年轻人因为这种既实惠又新颖的方式而选择了互联网信用消费。 而在线下,银行机构就不能这么肆意而为,必须在监管区间内小心翼翼地开展信用卡业务,“天花板”不能碰,突破底线的“地板价”更不可能。 2016年以前,银行信用卡透支利率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固定利率。2016年4月,央行把固定利率调整为区间利率,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换算成年化利率约为18%),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此次,从区间管理转向市场放开,不但有助于搬开阻拦银行信用卡业务做大做强的绊脚石,同时对个人金融消费也是利好多多。 首先,逾期持卡人的还款负担预计会减轻。对于银行来说,信用卡基本上有50天左右的免息期,只有当持卡人无法全额还款出现逾期才会产生相应的利息。也就是说,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的取消,对正常还款的信用卡持卡人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信用卡透支利率的高低也不会令这部分人支付额外的利息。 受到波及的主要是无法按时还款的信用卡持卡人。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各家银行尚未公布信用卡透支的利率新标准,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实施自主定价后,银行在规避资金风险、控制信用卡坏账率的前提下,会大概率合理降低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可能性。 当然,即便银行降低了信用卡透支利率,也不意味着持卡人可以恶意套取挪用信用卡内的资金额度,用于非消费领域。农行、中行、平安、中信、广发、华夏、兴业等多家银行早已明确表示,信用卡不得用于房地产、证券投资、理财、其他权益性投资等领域。此外,银行可以在降低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同时,降低持卡人的信用卡额度,以杜绝持卡人恶意透支以及非法套利等钻空子行为。 其次,透支利率市场化将加大各银行信用卡业务竞争,进一步降低信用卡透支利率水平,对广大持卡人长期利好。 利率市场化,有利银行加入获客竞争 “我们会根据自身经营策略和持卡人风险等级灵活定价,为持卡人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形成错位竞争来拓展信用卡市场。” “在稳定过渡的基础上,借助合理的透支利率加大产品和场景创新,让更多客户尤其是年轻人选择银行信用卡。” 昨天,不止一位银行机构人士表示了迎接信用卡业务新机遇的决心与想法。 “银行资金雄厚、风险管理能力强,但在信用卡业务上落后于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与互联网平台,主要原因是受限于定价机制,不能放开手脚营造丰富场景获客。”农行宁波市分行专业人士分析,利率定价机制放开后,会推动银行机构主动对客户进行定位和分层,“因为突破上限之后,可以增加一些高风险客户;突破了下限,还可以增加一些更优质的客户”。 截至去年底,我国银行信用卡办理量已经突破8亿张,而且以年均15%的速率递增。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消费金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信用卡透支利率松绑,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产品创新,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而且随着银行差异化定价能力提升,信用卡融资成本低、权益丰富的优势会不断显现, “多重优势叠加,有望在与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竞争中胜出,从而为个人金融消费市场的繁荣稳定打开新的空间。”业内人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