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1月1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大学生 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李 鹏           

    

    垃圾分类已成为全国上下的“新时尚”和“关键小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推进垃圾分类,重在习惯养成。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先进群体,理应争做垃圾分类的积极引领者和示范践行者。有效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多策并举助力大学生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推广绿色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大学生环保意识较强,宣传教育组织动员监督考核相对容易,学生公益环保社团活动较为活跃,垃圾分类工作进展较为明显;同时也应看到,在青年人聚集的大学校园中,垃圾混投现象依然存在,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分类知识缺乏、相关制度欠缺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垃圾分类教育认知不足。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目前各大高校持续开展垃圾分类行动,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及相关标准的认知较模糊,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度不够,垃圾分类流于形式,存在一扔了之的现象。面对垃圾分类,大学生不仅要以实际行动加入其中,还应该对垃圾分类有更为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争取做垃圾分类的引领者和示范践行者,让高校的垃圾分类行稳致远。

    二是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主体不够明确。高校垃圾大多采用集中定点投放的方式,虽然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垃圾桶都有布置,但是整体而言缺少分类行为的监督和引导,没有做到专人负责,部分大学生在垃圾投放过程中存在随意投放现象。

    三是立体化的垃圾分类体系尚未建立。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大部分高校将分类管理的落脚地放在垃圾投放点,而忽略了垃圾分类的基本单位——学生寝室。其实,这才是高校垃圾分类中最重要的基本单位,也是大学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的重要环境场所。

    四是垃圾分类行为缺乏有效保障。一方面垃圾分类新政实施之后,满足高校寝室等基本单位垃圾分类所需要的垃圾桶缺乏多样性和实用性,使得垃圾分类行为缺少一定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相关约束、激励机制未能及时建立,垃圾分类标识等也有待进一步统一明确。

    二、推动大学生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实现大学校园垃圾分类,培养大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需要高校通过宣传、教育、实践、约束、激励等方式,构建一个综合性、连续性、常态化的养成过程,进而形成合力推动大学生环保习惯的养成。

    1、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完善校园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将垃圾分类教育带进大学课程。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环保和垃圾分类等公共课程,在大学生中树立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知,让垃圾分类意识进入学生的大脑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垃圾分类环保意识培养基地,通过形式各样的方式,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更要通过日常教学中垃圾分类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垃圾分类,强化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完善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是垃圾分类的前提,应完善学生寝室、学生公寓楼栋、校园角落以及垃圾分类投放点等的立体分类布局,建设科学合理的垃圾分类投放点,确保垃圾分类能够顺利进行。

    2、发挥校园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奖惩激励机制。高校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要带头实行垃圾分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日、团日等日常活动成为积极宣传和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重要节点,并通过垃圾分类志愿者、引导员、义工等形式让大学生参与到具体垃圾分类实践当中。同时,高校要建立相关的奖惩激励机制,将垃圾分类奖惩机制纳入非学业因素考核,明确垃圾分类的责任导向,通过加强寝室文明卫生建设等,强化垃圾分类行为的考核,并将非学业因素考核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约束和激励大学生,促使大学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3、发挥多元主体合力作用,营造垃圾分类宣传氛围。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时间过程,大学生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校园的力量,如寒暑假期生活就有可能使已经养成的垃圾分类习惯减弱或丧失,因此,需要家庭、校园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大学生的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提供舆论支撑和社会氛围。同时,高校利用校区内的电子屏幕、横幅、海报、宣传标语等,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系统有效的宣传,尤其是要褒扬大学生垃圾分类的先进行为,曝光不当行为,让更多的大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垃圾分类中的重要性,让垃圾分类良好意识的种子在大学生中生根发芽。

    4、增加垃圾分类产品供给。当下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已由最初的街道、社区下移到以家庭或者学生宿舍为主体更加细化的单元,但是目前在产品供给方面,尤其是家庭、宿舍等基本单位的垃圾分类产品供给方面未有效与时俱进,老旧垃圾桶已无法满足垃圾分类的需求,如垃圾桶分类标识的设计如颜色和样式等,未能充分考虑分类场景和需求的多元变革,因此,在进行垃圾分类充分调研基础上,依靠专业团队和市场力量,提供更多适合更小单元垃圾分类的产品,为大学生垃圾分类提供物质保障。

    【本文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科研课题“KY2019022”的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