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凯 记者年前暗访餐饮企业发现,宁波一些酒店宾馆“文明餐桌”行动有点松劲,未专门配公筷公勺,食物浪费等现象依然存在(2月1日《宁波日报》)。 过年是餐饮业传统旺季,越是这样的时期,越能看出“文明餐桌”的推行效果。记者暗访的旅游饭店和品牌宾馆尚且在“文明餐桌”行动上打折扣,那么一般的社会餐饮就更让人担忧:在“吃”这件事上的文明习惯,许多人还未养成,“文明餐桌”行动任重道远。 “文明餐桌”行动为啥松劲?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行动未能得到积极和及时的回应。一种新行为,对应的积极回应越快速,该行为越容易持续,习惯也越容易养成。比如一些孩子热衷玩游戏,因为每玩一局游戏,能够立刻获得输赢带来的感受反馈;再如成年人嗑瓜子,每嗑一粒瓜子,能迅速获得一粒“瓜子仁”的回报。所以游戏玩起来常常没完没了,瓜子磕起来也一时半会停不下来。反之,像通过健身跑步来强健身体,你若单单出入几趟健身房打打卡,一天两天肯定看不到啥效果,就很容易失去耐心,不再坚持。 要让“文明餐桌”的理念深入人心,变成好习惯,积极和及时的回应不能缺位。以“倡导使用公筷”为例,推行伊始效果好,因为回应是积极和及时的。时逢新冠肺炎疫情,公众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高,各种餐饮场所的管理主动性强,既有“这样做健康”的认知回应,也有一些餐厅推出的“使用公筷可打折”这种物质回应。有持续的回应,选择使用公筷的人多了,“倡导使用公筷”推行起来就“顺水行舟”。但也应认识到,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一些打折活动结束,原有的回应逐渐“剥离”,若没有新的回应注入,新习惯就缺乏韧性。 心理学家指出,当某种行为重复次数多了,它就会从有意识变成无意识;当某种思维重复次数多了,它就成了某种习惯。“文明餐桌”“垃圾分类”等习惯养成,也遵循着这个规律。可见,“重复次数多”是养成习惯的前提,而及时的回应,则是“重复次数多”的一种必要条件。践行“文明餐桌”理念,对愿意践行的人,提供足够多的回应,持续久了,重复次数多了,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文明餐桌”行动松劲,很大程度上是公众看不到践行“文明餐桌”的回应:不用公筷没人劝阻,用公筷也鲜有激励,那用不用都无所谓,原来该咋吃现在还咋吃;剩了这么多菜没人打包,好像也没啥人过来提醒,那就甭麻烦了,早点结账走人。换个角度想,当每个个体看到文明习惯是有及时且积极回应的,做比不做更好,回报更多,那么愿意去做的人就越多,就越容易形成文明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