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合 宁海县委报道组 陈云松 远处,潺潺溪水,搭配着白墙黛瓦,“和”字元素处处可见;近处,百年古桥,灯笼摇曳,三五成群的村民在“聊天长廊”里笑谈……冬日的宁海县西店镇岭口村,自有一派江南水乡的古朴之美。 迎接我们的,是去年年底顺利实现“一肩挑”的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舒迎春。村委会换届当天,五任村干部共计20多人齐齐到场“撑腰”,逼近满票的“记录”也让岭口村在十里八乡出了名。 “我们村有条守了数十年的‘规矩’——‘一任村干部,终身为村民’。无论选上的还是落选的,离任的还是在任的,大家特别团结和齐心,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这个村子的更好发展服务。”舒迎春说。 今年的“开门一件事”,岭口村定的是篆畦园国学基地开发建设。其实,这个项目已经在五任村干部手中接力干了。“我们村是南宋文学家舒岳祥的故里,篆畦园是当年其为孝顺父母打造的浙东名园。村里的百姓一直希望,能够借助历史名人的文化效应,带动村子发展。”舒迎春说。 对此,西店镇组织委员李锋锋深有感触。在工业重镇西店,靠山而居的岭口村资源要素并不起眼。但这个小村的干部凭借着拧成一股绳的韧劲,硬生生地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持续打造了一大批民生项目,1576个常住人口竟拥有了7个“家门口”公园。 村民舒适欢说,或许个别村子容易出现“新官不理旧账”或者“另起炉灶”的情况,但在岭口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没有半途而废的项目。 2008年,为了更好地串起新村和旧村,村里需要在五市溪边开出一条“阆风南路”。 “一开始,这个想法就像天方夜谭。因为打通这条路,必须做通沿溪300米40多户村民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自挖墙脚拆掉宅基地,真的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当时才进入村委班子的舒迎春,与已离任多年的“老干部”舒养云等人一起组成矛盾化解团,一点一滴化解沿溪40多户村民思想上的疙瘩,终于换来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这才有了如今村里人人称赞的主干道。 “我们‘老干部’也没别的优势,就是有公心、有威信,遇到矛盾不退缩。”1957年出生的舒瑞表曾是岭口村的村主任,在他看来,和现任村干部相比,“老干部”在歪风邪气面前可以直接“唱黑脸”,也可以在关键时候站出来、做表率、正风气。 2014年,“85后”舒奕菁当选村支书不久,就遇上了五市溪源头环境整治这个棘手的任务,需要对20多家污水直排的畜禽养殖场进行搬迁安置。倍感压力的他,第一时间得到了30多名离任村干部的大力支持,大家不仅出谋划策,还主动成立调解队。不到3个月,岭口村便完成了所有的搬迁事宜。 只要村里有需要,一个电话,离任村干部就会从各地赶来;只要村子发展有诉求,不用多话,离任村干部便冲到一线干得热火朝天……舒迎春指着村委会墙上“67年矛盾不出村”的标语坦言,正是历任村干部都把自己为民服务的初心摆正了,村子才有了持之以恒的稳定和发展。 “不是为了当干部才当干部的,而是要心怀群众,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点事。”宁海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更多村子推广岭口村的做法,争取打造一批齐心干事的“火车头”,形成合力加速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