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标志着由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个国家组成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在世界经济遭受疫情冲击、逆全球化汹涌回潮的背景下,RCEP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曙光。RCEP的签订为宁波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尤其是对宁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带来了重大利好。宁波要切实把握RCEP带来的新机遇,积极争当示范引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建设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 李书彦 徐 璨 为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契机 从规模体量来看,RCEP成员国覆盖了全球33%的人口、29%的GDP和27%的贸易量,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从成员国类型看,15个成员国既包含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技术领先型国家,也包含了澳大利亚、印尼、缅甸等资源丰富的国家,还包括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密集型国家,在产业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由此可见,RCEP既能够形成并释放巨大的市场潜力,又可以为打造世界级制造业产业集群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对我国企业而言,可以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更大程度延伸产业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从而获得更大国际竞争优势。 当前,宁波正在培育打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RCEP的签订,为宁波企业提供了一个空前的大市场和产业链布局新空间。以汽车产业为例,宁波既具有吉利、上海大众等整车企业,也有均胜、华翔等超过4000家零部件制造企业,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体系。随着吉利汽车集团总部、smart合资公司全球总部等落户宁波,宁波整车产量即将突破百万辆大关。RCEP的签订,为宁波汽车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空间。一方面,宁波汽车企业可以借助优惠关税待遇,积极开拓东南亚乃至日韩市场;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链跨国整合,不断吸收先进技术,加速技术迭代升级,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 总之,RCEP为宁波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产业链整合新机遇,有利于宁波培育壮大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形成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链集群,进而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为宁波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注入新动能 RCEP签署还将促进区域贸易自由化,推动宁波港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宁波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提供有力支撑。根据RCEP协定,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实现零关税;同时RCEP还首次实现了中日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大大提升了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自由化程度,使我国与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贸易覆盖率增长至35%左右,将进一步带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 港口物流是RCEP成员国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RCEP的签订会进一步为港航服务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亚太地区在全球航运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同时,RCEP还将采用新技术推动海关便利化,促进新型跨境物流发展,这些都将对区域港口服务业带来深刻的变化。 从RCEP的港口格局来看,宁波舟山港区位优势非常突出。宁波舟山港背靠中国14亿人口大市场,对日韩和东南亚主要港口呈扇形辐射之势,具有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港的优良条件。RCEP签署将会对宁波外贸集装箱业务带来较大提升,宁波舟山港有望在巩固货物吞吐量全球冠军的基础上,在集装箱吞吐量上冲击全球亚军乃至冠军。港口物流规模和航运中心地位的提升,有助于宁波进一步集聚国际物流、航运金融保险、海事法律和船舶供应服务等高端航运服务业,不断完善现代港航服务新体系,建成世界一流强港。 为宁波企业“走出去”提供大舞台 RCEP是一个全面、高质量的协议,既包括贸易自由化的内容,也涵盖了知识产权、竞争政策、投资准入等投资便利化的措施。其中规定采用负面清单提高投资政策透明化、推进投资自由化,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加速区域资本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值得关注的是,RCEP还创新性地采用了区域累积的“原产地规则”,这一规则将深化域内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新融合,极大推动企业在RCEP国家之间进行跨国产业链布局。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地缘相近、文化相亲,一直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海外投资的主要地区。RCEP的签订,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营造了更加优良的投资环境,必将推动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重新布局产业链供应链,从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对外开放大市,近年来,宁波企业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根据市工商联调研显示,宁波56.2%的规上企业在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建立销售渠道、海外联络点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24.3%的企业表示正在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其中,不乏吉利汽车、均胜电子、舜宇光学等一大批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正在不断开拓海外市场,通过跨国经营成为全球领军企业。RCEP的签署,将促进宁波制造行业更加积极“走出去”开拓市场,尤其是传统制造行业如纺织、机械设备、家电、汽车、电子设备、电气设备等,可以借此契机走出去将生产转移到东南亚等地,进而促进国内产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为省社科规划“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大问题研究”专项重点课题(19CSJZX10Z)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财经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