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行走基层·幸福迎牛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2月1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浦鱼灯:鱼虾“游”廊兆丰年

石浦鱼灯。(余建文 摄)

    

    

    

    记者 余建文

    

    临近春节,象山石浦渔港古城的老街里,一盏盏鱼灯挂上屋檐,五彩斑斓,透出渔镇特有的年味。

    顺着老街拾级而上,一拐弯,迎面便是一间鱼灯馆。年近八旬的李荣辉老人戴着老花镜,正在店堂里制作一盏鲨鱼灯。小小的鱼灯馆内,顶上、墙上挂满了各色鱼灯,有色彩绚丽的黄鱼灯、龙虾灯,也有质朴可爱的海龟灯、皮皮虾灯等,令人目不暇接。

    李荣辉年轻时当过篾匠,做过木工、车工,练就了一双巧手。他制作鱼灯已有20多年,是石浦有名的鱼灯制作高手。

    “鱼灯是渔家文化的标志之一。石浦鱼灯是从鲤鱼灯改过来的,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了。”李荣辉说,鲤鱼是河里的,石浦渔民做了艺术加工,用龙的头加上鱼的身子,做成气势不凡的鳌鱼灯,一代代流传下来。

    鱼灯制作与扎制风筝有异曲同工之处,先做好骨架,再穿上“衣服”,最后在鱼肚子里放进发光灯泡。高手做鱼灯,各有奥妙,有的绘画功夫好,直接在鱼身上作画,惟妙惟肖。李荣辉的鱼灯,是先在绸布上画好图样,用美工刀一点点把鱼鳞、纹理刻出来,再粘到鱼灯上,“这样做出来的鱼灯立体感更强,活灵活现。”

    按照传统,每逢渔船出海捕鱼,要在船头放置一盏鱼灯,寓意鱼虾满舱。自打象山举办开渔节以来,每年李荣辉等几位高手都要扎制大大小小数百盏鱼灯,扮靓渔港十里长街。“举办第一届开渔节时,我们几个人分工协作,花半个月时间制作了一盏15米长的鳌鱼灯。当时鱼灯一抬出来,整个石浦都轰动了。”说起当年的盛况,李荣辉很是感慨。

    在象山渔区,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廊下挂几盏鱼灯,这已成为一种风俗。在石浦昌国一带,人们在喜庆丰收灯会中表演鱼灯舞。每年自元宵前夜上灯时,鱼灯舞蹈队便踏着整齐的步伐,边走边舞,传递丰收的喜悦之情,四乡八邻争相邀请表演,要连演五天,一直到正月十八落灯。

    早在2008年,石浦鱼灯制作技艺就被列入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多年来,鱼灯制作艺术、材料不断改进,竹条骨架改用工程塑料材质,纸糊的鱼身升级为绸布,并用上了发光灯带。鱼灯的种类也从鱼虾灯扩展到桃子灯、荷花灯等。李荣辉还别出心裁,将废弃的可乐瓶进行裁切、拼接,刷上颜料,做成的龙虾灯质地结实,具有极强的立体感。

    岁月流转,渔文化融进了渔民的血脉中。每年农历新年,石浦古镇鱼灯高挂,人们制作鱼拓画、打鱼面,品尝“食饼筒”,企盼渔船平安出航,鱼虾满舱。李荣辉说,他这一辈的鱼灯制作人所剩不多,“好在鱼灯很受大家喜欢。我也收了一个徒弟,准备把这门手艺传给年轻人,让鱼灯在渔区一代代传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