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看视频 |
延边日报记者 王吉萌 记者 王佳 年节里,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的气温依然在零下徘徊,而冬日的阳光已轻轻射在大地上。 周梅浩和老伴早早起床,忙着喂养家里的30来只鸡,不时盘点着手头的收成,也盘算着新一年的生产,脸上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 几十平方米的房子干净整洁,阳光透过三扇大玻璃窗直射而入。屋中液晶电视、冰箱等家电配置一新。 回忆起脱贫前的时光,周梅浩忍不住摇头感慨:“过去一家六口人全靠1公顷土地生活,温饱都成问题。脱贫攻坚开展以后,在各方面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我承包了3公顷水田,日子才一天天好了起来。” 真正让周梅浩感觉生活发生质的变化是在2018年,借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和龙市与宁波市鄞州区合作开展“共享稻田”项目,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将光东村的大米直接运到宁波市民的餐桌上,也将最大的利润留给村民。周梅浩最开心的是,“共享稻田”推出以来,不断优化运营模式,降低经营成本,让利于民。“2019年‘共享稻田’收购水稻价格每公斤3.2元,2020年涨到每公斤3.6元。去年,一共卖了2.5万公斤水稻,额外增加收入1万多元。”周梅浩乐呵呵地说。 农忙的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周梅浩也不闲着,村里给他安排了生态护林员工作。 “给你看看我去年挣了多少钱。”周梅浩找出纸笔,给记者算了起来:4公顷水田产3万公斤水稻,留5000公斤自己吃和送亲朋,剩下的一共卖了9万元;当护林员收入1万元,养老保险和农业补贴加起来3200多元;扶贫分红、土地流转和共享庭院等收入1300多元,扣除种地成本4万元,一年纯收入6.4万多元。 一桩桩惠民实事、一笔笔可观的收入、一项项落地落实的好政策,成就了周梅浩2020年的美好生活,更让他对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大家都说,今年我脸上的褶子多了,这可不是老的,是生活变好了,笑出来的!”说着,周梅浩脸上又涌起幸福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