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2月1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视域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顾秋红 解 虹        

    

    学校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肩负着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使命。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能够更加便捷、有效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引领师生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市各中小学从互联网教育的特性出发,思考如何在互联网视域下优化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提升传统文化的推广功效,取得了扎实成效。鄞州区镇安小学以校本化课程推进“国学”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全方位地挖掘国学经典的底蕴,成为首批全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试点学校,2019年3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其“立德树人”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闻,学校被教育部科技司认定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

    一、生活经验为基础,挖掘“互联网+传统文化”的甬式基因

    互联网教育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体化学习,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为此,教育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回归生活实践。宁波本土传统文化正是来源生活,又能让学生有真切感知的“身边文化”。比如,以王阳明、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术文化、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天一阁藏书文化、宁波帮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以及甬剧、骨木镶嵌等,是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有宁波人能耳闻目睹、感知感受的地方文化经验。通过互联网,让学生自主搜集、了解历史悠久的宁波本土文化,挖掘和解码传统文化的“甬式基因”,提升学生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学生思维为核心,探究“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

    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就是主体思维,即在各个环节中都要“以主体为中心”去考虑问题。传统文化的学习应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化、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深度化的学习模式。一是自主式的微视频个性化学习。如通过“之江汇”教育平台上传传统文化微课,通过客户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喜好收看老师精心录制的微课或传统文化微视频,并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分享自己的故事,还能与教师、同学及时互动,让传统文化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可互动。二是翻转式的导学针对性学习。利用“之江汇”“课前导学”,将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相关的补充材料,如微课、背景介绍、人物导读等事先推送给学生,作为预学内容,也可发送导学检测习题,调研学生对某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促进教学精准化。三是分享式的空间展示性学习。通过“之江汇”等平台,构建学生个人空间,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习得内容及才艺,比如,转发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原创小古文和小古诗、书法练习等。

    三、平台思维作保障,充实“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依托省“之江汇”教育平台、“千校结对”远程教育平台、自媒体(手机移动客户端)便捷平台等,共享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路径,打通传统文化学习的壁垒,实现互利共赢。一是搭建数字平台,完成内容建设。可在“之江汇教育广场”的“数字资源基地校”平台组建各校特色数字平台,充分利用之江汇的资源传播优势,将传统文化课程系列分期制成数字资源,实现学校自身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传播的最大化效果。二是推动千校结对,对接校际资源。可借视像中国远程教育平台和“互联网+义务教育”工程,实现学校之间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辐射,包括开展同步课堂、同步教研,同建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三是借力自媒体,扩大受众辐射。可通过“之江汇”手机APP、微信、QQ等网络新媒体宣传传播,做到传统文化教育全面立体化覆盖。

    四、数据思维来驱动,确立“互联网+传统文化”的评价方式

    万物互联的本质是万物数据化,用数据驱动教育教学决策,是互联网视域下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思维之一。基于大数据思维,为检验“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学习成果,可从以下三大维度进行评价、检测。一是精准化评价。互联网视域下,教师将传统文化练习题通过“之江汇”“问卷星”等平台发给学生,学生可利用电脑课自行完成线上作业,系统随时动态诊断反馈学生答题情况,通过智能化处理、大数据分析,把信息反馈给教师,同时学生端也自动收藏错题和模糊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收到最具针对性的评价。二是同伴化评价。由于互联网的共享性,让学生们不仅能共享学习资源,还能共享学习成果,把教师的唯一评价权,共享给学生,让学生站在自身角度去评价同伴的学习成果。三是立体化评价。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课后作业形式丰富多元,学生空间建设形象生动,于是教师更能看到学生的多面性,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从而对学生传统文化习得的评价,也从一张测试卷,变成了古文朗读能力、古诗创编能力、民乐演奏能力、国画绘画能力、京剧演唱能力、孔明锁解锁能力、篆刻能力、太极禅能力等立体化的评价。

    【本文为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G20-ZX67)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