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2月23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在丰饶与万物之美的双重呈现

——陈荣军诗集《所有》评析

    

    

    

    

    樵 夫            

    

    陈荣军以诗人的形象出现在我的悦读视野中,颇有横空出世的意味。早些年,他以报人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交往中,我对其充满智慧与灵性的短章、短句,颇为欣赏,但也仅止于此。这次,读了他新出版的诗集《所有》,他的形象已由“诗人”置换了。在这部厚四百多页的诗集里,在充满诗意的语言中,我看到了内在丰饶、人性明亮的一个弥漫着人文精神的人,站在前头;我看到一个环宇澄澈、万物皆美的外在的客观世界。而这,也是《所有》的人文价值所在。

    一、呈现诗人内心的丰饶

    《所有》呈现给我们的客观世界极为丰富,它用五百八十二首诗,呈现了宇宙人寰的一切。雨、雪、雷、电、云、太阳、草、花、树、虫、鸟、石、塔等有形之物,都成了诗人审美与吟哦的对象;而无形的时间、风、沉思、仰望、纯粹、唯美、心、视野等观念性的事物,也纷至沓来地成为诗人的审美对象。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一个诗人其内在越是丰美,越能与万物进行神性的交流,因为内在的每一根匍匐在大地上的根须,只要外界的轻轻触动,它都可能发出耀眼而神性的光芒。开启现代哲学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首句即开宗明义:“世界是我的表象。”我们每一个人看到何种世界,都取决于自己的知识、情志与视野,世界或贫乏、单调、空洞,或丰富、多彩、充实,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内在。一个内在丰饶且明亮、澄澈的人,他所看到的就是多姿多彩的、丰富而又暖意融融的世界;反之,他所看到的就可能是单调、乏味、灰色甚至尘霾遍布的世界。

    《江南雨》是诗人的开篇之作,呈现的是江南的一种永恒之美:历亿万年沧桑/依然嫩/风皱春水 洪决长堤/你 形姿不变/落地窗前 一杯清茶/看无数交织/梦醒寂听 滴答声声/远山 古寺 小桥 清流/如南如旧 你如前。诗人借江南雨,呈现了清雅、婉丽的江南,同时,诗人也在语言的背后,勾勒出自己明亮、幽静的心灵世界。诗人的内在越是丰饶,越是能在与天地万物相互凝视时,瞬间捕捉到意象,又由意象的叠加,获得意味隽永的意境。

    再看看《冬天的太阳》,诗人与冬天的太阳心灵碰撞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那是众生的仰望 是冬天成就了太阳/还是太阳温暖了寒冷/即使气温再低/有阳光的日子总是满心欢喜/连空气也散发出干爽的香味 对于夏天人们的嫌弃/太阳微笑不语 我行我素/不同滋味各自默默去体味。

    诗人在这里礼赞了太阳大度而沉默寡言的品格。在任何时空,太阳总是以自己的秉性行事,它不会因为冬天里得到万民的仰望和夏天遭到人们的烦厌,而改变自己。

    在《鉴赏》中,诗人写道:一朵云有几瓣呢/心的飞翔究竟有多快/叶的经络谁绘的呢/多轻的风/涟漪才漂亮迷人/玉的纹理居然有酒精度/不然看着看着/为什么都醉了呢/心静下来/美无限生长。这首诗,诗人借几帧日常可见的画面,将思索与发问,伸入心灵深处,并以此展现心灵的幽深,呈现鉴赏的美。将世俗的繁缛与纷扰,暂且放下,让心安静下来,用心的澄明的双眼去凝视世界,美,原是无处不在啊。

    二、从“小我”抵达“大我”

    《所有》给我们呈现了天地万物的美,而这种美,又因为是诗人“小我”与“大我”的高度融合,极易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使世间万物的美蕴涵着非同寻常的人文价值。所谓“大我”,从哲学意义上说,是指可以言说、表达、传递的自觉意识,具有类和群的性质。于此可以看到,“大我”具有公共审美的旨趣,是公共或者群体意志、情感、经验的涵泳。

    从“小我”到“大我”,通过多条路径。它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以诘问与反讽的方式抵达,这就使得诗的语言与诗意,生机盎然。《阳光下的等候》,写的是接上学孩子的场景。在一个被尘间繁杂事缠绕的人看来,这一定又是一件烦人之事,然而,当诗人打开敞亮的、美的、丰盈的内在时,他看到的就是一幅美与善的画面。父母们在久雨后还湿漉漉的空气中等候下课铃声的鸣响,“那时携活蹦乱跳的孩子/与阳光一道/回家。”

    像这种通过诗意的语言,正面抵达美、呈现美的诗,还有诸如《水》《玩石》《大雪》《小雪》《倏然一念》《风过花》《仰望》,等等。我们来读下《雨点》:“千万点雨/砸在树叶上/弹奏界/谁敢再称大师/雨打芭蕉/早使古人心颤/自然的杰作无与伦比/人在努力中/沮丧或自我陶醉/逢天籁/不如倾听”。雨落下来,当你内心充盈着诗意时,它就是上苍恩赐给我们的天籁啊。

    《所有》中还有大量用诘问、反讽、批判、内省的手法抵达事物之美的诗。《大富豪》是一首歌咏、盛赞太阳的诗,诗人在呈现美的时候,对丑陋的人性进行了无情的挞伐。太阳,是颗我们见惯了的宇宙间的恒星,但我们恰恰习惯了它的存在,而忘却了对其大美的认识:“我做最大的慈善/我没有把太阳藏在自家的后院/也不说什么裸捐不裸捐的/不费口舌直接行动/把它呈献给全天下/不但人类共有/连动物、植物都有/囊括万物所有/谁有需要/都可以任意分享 我推行绝对公平/每一个人/不管富有贫困地位高低/……均受同等照耀……你如果想成为我这样的人……那只要记住/愿意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分享/我们大家也就差不多了。”这是一首读后内心酣畅淋漓而又自我警醒的诗,这样的诗无疑具有人文价值,有助于读者的人格重塑。

    《所有》中,让人吟诵再三的还在每首诗的结尾,往往让一件平俗的物象,上升到让人仰望的美。我正是从艺术手法迥异的结尾中,看到了诗人的智慧、豁达、丰饶,同时获得醍醐灌顶般的觉悟。《情人节》结尾:真的情感甜蜜而悄悄/只在心里恒久地熊熊燃烧;《风过花》结尾:若有所思的人们/也将渐次自带光芒。再如“有了一裤兜的时间”“在溢出的纸一般厚的水里”,其奇特的意象,令人击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