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记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2月23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糯糯的汤果,团圆的年

甜甜糯糯的宁波汤团(顾玮 摄)

    

    

    

    林亚玉 

    

    宁波人将糯米粉做成的点心称为汤果,实在形象、生动。糯米粉做的点心洁白如玉,不论汤团还是圆子,都是圆形的,极像饱满的果子。且大多是用水煮的,既吃点心,又喝汤,有滋有味。

    童年的年味,总与汤果连在一起。

    弄堂临后窗旁,有一台石磨,放置在结实而笨重的木架子上。石磨圆形,双层,一层中心装轴,一层中心有孔洞,两层对合时,轴正好填入洞中。上下磨间有呈“人”字的八区磨齿,下扇磨盘与磨槽连成一体。质朴而憨厚的石磨是昔日乡村生活的重要角色,尤其过年过节时,它格外忙碌。

    腊月二十刚过,左邻右舍就到我家来磨汤果粉。母亲把搁在檩条上的磨担卸下来,安装到石磨上,拉一拉磨担钩上两根牛纤绳有否松动,然后准备好一桶“天水”(储藏在水缸里的雨水)。李家婆婆、贺家婶婶抬着浸泡一昼夜后洗净的糯米和粳米(按七比三或六比四比例),来到我家石磨前。母亲笑脸相迎,婆婆、婶婶一个劲儿说“罪过,罪过”(谢谢之意)。婆婆将浸泡过的米倒一部分到上扇磨盘里,加一点“天水”,然后拿出布袋,抖开后套在磨槽口,下边备着一只木桶。婶婶拉开了推磨架势:两手拉开肩宽距离,握紧磨担,双脚稍分开,一前一后。婆婆握住磨柄,两人开始配合着磨粉。石磨发出吱嘎吱嘎声音,洁白的水粉从两扇磨盘的缝隙里渗出,缓缓地流入磨槽中,稠稠的水粉又汩汩地注入扎在磨槽口的布袋中。

    磨粉虽不是细活,也须讲究技巧,推磨的与掌磨把的两人,配合非常关键。如配合默契,省时省力。配合不当,粉就磨得粗细不匀。水粉磨好后,扎紧布袋口,然后放到铺有草木灰的木盆中。过不多久,草木灰就汲取了水粉中大部分水分,汤果粉就成了。把它们从布袋中倒出,揉成皮球大小的粉团,放置到干净的容器中。需要时,拿出一团即可。

    汤果粉在巧妇手里能变化出很多过年时节好吃的点心,最大众化的做法是将汤果粉搓成圆子。我家亲家姆妈心灵手巧,搓汤果前先洗手,旁边放一碗清水、一个铺了干净纱布的桶盘。揉一团汤果粉,摘成一小团、一小团,有序地放在桶盘一角。拿起一小团在手里搓一搓,就成了匀细的小圆柱;左手拇指与食指均匀地向前伸,右手拇指与食指轻快地“摘”下一粒一粒的“果”,藏在手心里。待握满一手心,将手轻轻一扬,汤果乖乖地落在桶盘上,粒粒圆滑,大小均匀。而技术不过关的人,往往搓得一头大、一头小,摘下的汤果有的大、有的小,只能称为“丑果”。有时和水过多,湿粉粘手指,无法搓;有时太燥,一搓就崩溃了。事非经过不知难,生活处处有技巧。

    酒酿圆子是上得了台面的点心。搭浆板(酒酿)是宁波人过年固有的习俗。将糯米煮熟稍冷却,拌以白药(酒曲)、面粉。拌均匀后,一点点装入甑中,边装边用手将米饭按实,时不时洒一点冷开水。最后在米饭中间挖一个小孔,把饭甑放到已用火熜焐热的被窝中,一昼夜后,酒酿的香味氤氲整个房间。

    旧时农村有个习俗:不论男家、女家,嫁娶时,要在左邻右舍中分送“相喜”汤果。在新年嫁娶的人家那就更忙碌了,七大姑八大姨磨汤果粉、搓汤果的欢笑声此起彼伏。热心肠的母亲、婶婶齐上阵,尺六、尺八镬双镬煮浆板汤果。又由七大姑八大姨乐滋滋地分送左邻右舍。三五成群的小孩,跑过来,奔过去,几只狗狗也紧随其后,汤果香溢满整个村庄。

    正月初一吃浆板汤果是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母亲起得早,煮好浆板汤果,先供奉先祖,然后让孩子们吃。糯糯的圆子,醇醇的酒酿,甜甜的汤水,吃在嘴里,暖在心里。母亲还另外准备了四色素菜:四鲜烤麸、烤大头菜、油煎老豆腐、咸菜倭豆芽。吃了甜点,再吃点素菜,非常乐胃。然后我们兴高采烈地去邻居家拜年。

    宁波人好客,过大年更是待客有道。正月初二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去外婆家拜年,老人家会煮蛋花圆子给我们吃。那玉色的圆子如珍珠,衬着嫩黄的蛋花、去核的红枣,金黄的糖桂花星星点点,适量的湿淀粉恰到好处地将它们组合起来,稠稠的,却糯而不黏,色、香、味俱佳。

    母亲招待客人的点心是油扁子。她用糯米粉做成酒盅口大小的薄饼,在油锅里炸成两面金黄,撒上芝麻、糖,最后浇上些许绍兴老酒。只听得“嗤”的一声,带有甜味的香气四溢。酥酥的,甜而不腻,客人赞不绝口呢。母亲还会做“懒汤果”:将汤果粉摊在抹有猪油的盆子中,在饭镬中蒸。待饭熟时,搬出盆子,汤果粉的表面呈玉色,有光泽,用筷子拨开,放入糖或黑洋酥搅拌一下,撬着吃,别有滋味在舌尖。

    好吃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正月十四。按宁波人习俗,十四夜家家户户吃菜汤果。在乡下,大人们搓汤果、洗青菜,孩子们忙着扎晚上燂火龙的草把。夜幕降临,炊烟袅袅,菜汤果的香味飘起。洁白的圆子,碧绿的青菜,连汤也透着鲜。吃毕,孩子们三五成群直奔田野,点燃火把,边奔跑,边挥动,边呼叫。用火把将田塍的角角落落照个遍,希望驱逐庄稼的病虫害,新年大丰收,有更多的米可做年糕、汤果。

    正月十五是元宵,元宵节吃汤圆(俗称汤团)的食俗历史悠久,据传起源于宋朝的明州,就是我们宁波。宁波猪油汤团闻名遐迩,它不仅是宁波的传统小吃,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汤果粉备好了,就要准备馅。将黑芝麻炒熟碾碎,将猪板油剁成细粒,然后再将它们与白糖拌成馅。以汤果粉为皮坯,包入馅子搓圆。置沸水锅内,先后注入两次冷水煮沸,待洁白的汤团圆溜溜地浮出水面,表明它们熟了。汤团皮薄而滑,白如羊脂,一口咬下去,满嘴生香。既有芝麻的清香,又有板油的醇香,回味无穷。

    去亲家姆妈家做客,她不仅会做一般的汤圆,还会做油炸汤圆。将汤圆氽入油锅中,待汤圆浮出油面上下翻滚时,用撩子压几下,待汤圆再次浮上来,就撩起来装入盆中,招呼我们去吃。油炸汤圆又酥又糯,油滋滋,甜咪咪,令人食过难忘。

    过大年,一家人团团圆圆吃汤圆或圆子,寓意吉祥、幸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