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两会进行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2月2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涵养人才生态,与宁波共成长

    

    

    记者 黄合

    

    【核心提示】

    宁波“十四五”发展的蓝图,离不开人才二字。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我市将继续提升创新发展优势,新培育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3个,新引进顶尖人才项目5个,新增就业大学生16万人、高技能人才5万人。如何从人才生态入手,提升宁波的城市能级?代表委员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人物名片】

    诸杏珍 市政协委员、舜宇集团党委副书记

    钱国英 市政协委员、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

    李静 市人大代表、山中合金(宁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虽说年后刚开工,诸杏珍委员却一直没有闲着:开展单身青年联谊活动、组织各种兴趣爱好班、张罗各种“红娘”资源……为企业里的适婚青年拓展“交友圈”搭建渠道。

    “有的时候,人才选择离开不一定是他们对工作不满意,而是出于生活因素的考虑,比如夫妻分居、子女就学、婚恋等。虽说我们已尽力在做,但有些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层面综合施策。”诸杏珍委员说。

    如今,对于越来越年轻化的人才而言,选择城市扎根奋斗的原因,变得更加多元。过去,收入、地位可能是重要考量;如今,平台的发展、个人的成长、生活的便利等,都被纳入考量范畴。因此,建立人人皆能成长、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生态,显得尤为关键。

    “在宁波,共成长”,这是我市人才工作打出的特色品牌。近年来,宁波发布了一系列举措,从引进顶尖人才、集聚青年才俊、培养技能人才、保障人才安居、优化专家服务等不同角度发力,打出“组合拳”,为各类人才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过去五年间,我市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主要城市前列。

    不过,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宁波的聚才能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钱国英委员指出,宁波市本级缺乏顶级大平台构建机制,资源配置分散;高校与科研院所人才相对聚集,但受制于编制、绩效工资、原有的体制与架构;在管理机制上,平台资源与评价激励各自为战,仍无法体现资源集中优势等。

    “希望以宁波市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引,集中资源,重点攻关,实现原始创新的国内外领先地位。”钱国英委员建议,一方面,在重点发展的行业产业,设计大平台,引进大专家,构建大团队,集中大资源,攻克行业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改变组织部门搞人才分等、人事部门搞人才待遇、科技部门搞项目分配的条条管理以及各区县(市)搞块状地域经济的资源分散状态。

    作为中乌新材料合作平台的负责人之一,李静代表也表示,建议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充当政企校多方的纽带和桥梁,尽快建立和完善政企校“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长效人才交流机制,推动市内、省内高校和重点企业与平台实现深度人才合作,创建市级产学研结合的载体平台,避免政企校等多方合作模式停留在形式和表面。

    “对于人才来说,宏观上硬件保障和微观上的关心关怀,都不可或缺。希望宁波可以通过涵养人才生态,形成惜才用才尊才重才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更多人才愿意选择宁波、留在宁波,与宁波共成长。”李静代表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