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全 小说作家来写报告文学确实有长处,《明月照深林》一眼就能看出是小说家写的报告文学。浦子特别善于讲故事,而且塑造的人物比较鲜活,语言比较巧妙,我觉得他是一个创作经验比较丰富的作家。 首先,作品又一次推出成功典型。宁海县前些年出过《权力清单36条》,让大家印象深刻,那是一个出经验的地方,出新路子的地方,是全国搞乡村治理、乡村改革、基层权力管理先行先试的地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咱们国家法律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宁海也是践行“两山”理论走在前列的地方。今天读浦子的报告文学《明月照深林》,发现宁海又创造了新的经验——思考乡村脱贫以后怎么办?往何处去?也是先行先试走在全国前列。宁海是全国百强县,很早之前就已经实现了脱贫任务。像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那样,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也包括建设现代化的乡村。现代化的乡村如何建设?浦子发现了宁海葛家村这个新鲜而有意义的题材。 其次,作品的主题非常重大。作家应该有敏锐性、前瞻性,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全面小康以后,美丽乡村怎么建?乡村振兴怎么搞?如何能留住乡村、留住我们的乡愁?浦子抓住了葛家村这个典型,告诉我们,可以用艺术来照亮生活,用艺术来点亮乡村。借助艺术的力量让乡村更美丽、更美好、更宜居,就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书里我们看到,宁海一村一品,处处都是风景,老百姓的院子都是小花园。这体现的就是乡村振兴的宏大主题。 其三,作品的内容丰富,以文化现象多样性,阐述表现主题。要扮靓乡村,葛家村人确实使出了浑身解数,不光利用好生态,有自然的景物、石制的椅子、竹编的器物,还挖掘民俗文化,如当地的山坑调、庙会、民俗艺术等;葛家村还引入了装置艺术、造型艺术等现代因素,让乡村建设更有文化内涵。 其四,作品注重塑造新农民。书里的村民葛得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不迷信外来文化,但他在外来教授丛志强的真诚感召下,认识了自己的短处,接受了城市文明的熏陶,身上的艺术细胞被不断激发,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在创造中找到快乐、找到自尊。他是当今时代所需要的新农民形象。同时,经过改造后的乡村文明,也影响了外来文化,来自城市的师生也有所获益。 浦子擅长采用对比的手法,烘托主题。与艺术乡村建设相对比的,是中国台湾以及日本的艺术谷、艺术村的建设,这显示葛家村人在一开始就有一种面向世界的襟怀、面向未来的国际视野。不可否认,国内也有其他很多地方的乡村建设很漂亮,投入很大,但因为没有结合农村实际,最后反而成了败笔。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浦子此书的一大特色,说明宁海这些先行先试所做的事情,是建立在大格局上的,取得的经验是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