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0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谈鲍勃·迪伦:精选评论集》


作者(美)格雷尔·马库斯译者董 楠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日期2020年9月

    

    太多人夸奖鲍勃·迪伦的惊艳作词,夸奖他不断突破的音乐风格,认为他引领了美国音乐的变革,是第一个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曲家。而本书从鲍勃·迪伦的失败作品《自画像》谈起,回归初心,以艺术的视角去评价作品。

    怎么样的作品才能被称为艺术品?这很难定义,但正如文中所说,“当你听着一张唱片时,你不会理性地去区别真与假,你只是去听它”。因此笔者认为,对听众而言,晦涩难懂不应该是艺术品的特征,词曲的悦耳动听乃至成为“经典永流传”是第一步。然而反观现在,流水线式的大众音乐产品成为走马观花的“玩物”,音乐背后的小道消息反而唱起了主角。

    但这也不能完全归咎于音乐人自身。文中随鲍勃·迪伦走红的乐队,从年轻气盛,“觉得广播里的东西都是狗屁,我们才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到突然走红,感受到“成名、金钱,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然后我们开始变成我们反抗的那种东西”。最终他们惊觉这是个“陷阱”,选择放弃巡演。而如今有多少人能有拒绝的勇气?

    引起现时代或后时代的反思与变革是成为艺术品的第二步。正如文中夸赞鲍勃·迪伦的话,“它不是为他的生活或我们的生活献上轻率的庆祝,而是向那种渴求庆祝的情感发起挑战”。

    但引起时代变革常常是一件有风险的事。连鲍勃·迪伦的转变有时也会失误,遭到批评,如“在迪伦现在使用的这种演唱方式中,个人风格取代了情感,为了被人听到而过于用力,失去了种种微妙之处”。“变”总伴随着得失,而“失”总被现时代放大,而“得”总被缩小。因而笔者认为,对于书中某些观点不妨持保留意见。(推荐书友:金潇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