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平到延安》记录了美联社记者汉森于1938年到1939年间在冀中抗日游击区和经晋察冀边区到达西安乃至延安的一路所见所闻,精选了194幅历史照片,并配以汉森的旅行日记、新闻稿件等,为读者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 作为当时第一个进入华北地区的西方记者,正是由于汉森的广泛宣传,华北抗日根据地才渐为人知。汉森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图片,对当时的战争形势及意义进行了相应的研判。比如在记录保定地区农民夜间破坏铁路的行动中,他写道,“每次拆掉十截铁轨,砍掉二十八根电话线杆”。而日军想要恢复铁路就必须换新的铁轨和电线杆,光是这块损失一周就达4780日元,还不包括劳工费用。而冀中抗日游击区类似这样的行动小组就有数百个。汉森由此推断,中国的游击战、持久战将以弱胜强。这与毛泽东《论持久战》中的观点不谋而合。 书中还记录了对白求恩、彭德怀、朱德等人的访谈,汉森的文笔类似白描,他所描述的生活场景、人物样貌精准简约,其文夹叙夹议,分析解读也有独到之处。比如在采访毛泽东的手稿中,他写道:“我对毛的主要印象是:首先,他会让人很放松,同时让你感到受重视,他对每一位访客都很诚恳。其次,他的脑子就像图书馆卡片目录,有条理性和逻辑性。即便在回答我的问题时,他也坚持按类别回答。”既直接又客观,把毛泽东的个性特点鲜明地勾勒了出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北平到延安》显然在考察、补白、丰富那段历史记忆上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当时抗日军民乐观坚韧的精神状态,无疑对于现阶段开新局能起到鼓舞斗志的作用。 (推荐书友:金永淼) 作者宋玉武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日期2020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