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阁博物院供图) |
|
王阳明像(柯以 摄) |
顾 玮 吴央央 张实龙,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浙江万里学院守仁学院执行院长。主要研究中国文化史与浙东心学,先后出版《董仲舒学说内在理路探析》《缙云河阳古村落研究》《甬商、徽商、晋商文化比较研究》《杨简研究》《心学与政治:袁燮研究》《阳明心学传播者钱德洪研究》等学术专著。发表《文化生成意义上的文化生成模式》《修德而后讲学——论〈明儒学案〉的精神》《杨慈湖的圣贤意识及其现实意义》等40余篇学术论文。 打开王阳明心学的一把钥匙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核心,也是打开王阳明心学的一把钥匙。”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实龙说,目前网上大致有四种解释,一是“说到做到”,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三是“知道了就去做”,四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张实龙教授认为,这四种解释其实都不对。 譬如,父母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的时候,常常把“说到做到”当作一件好事。而孔子和孟子是怎么说的呢?《论语》曰,“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说了就要做,做了就要有结果,是个固执的小人。孟子则说,“夫大人者,言不必行,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可见孔子和孟子并不鼓励说到做到。 张实龙教授举例说:“老家有个老人,有一次喝酒喝高兴了,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当时在场的一个青年,而这个青年名声并不好。回到家中,老人酒醒,后悔了。但农村老人比较朴实,总觉得在那么多人面前说出的话就要做到。女儿和那个青年结婚后,老是吵架,最后喝农药自杀了。而孔子和孟子早就告诉我们,我们说的话,也许当时是合理的,但形势在不断变化,变了以后,所说的话就不一定合理了。当发现自己说错了,就要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所以第一种解释是不对的。 而“理论联系实际”“知道了就去做”本身没错,但它们的意思是先知道理论,然后联系到实际,也就是“先知后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为了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所以可以肯定,第二、第三种解释也不对。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这句话表面上看来没毛病,但到底怎么做?人活在世上是要做事的,做事的过程中,是边做边想、边知边行,还是先想一会儿做一会儿,再做一会儿想一会儿?如果是边做边想的话,恰恰是和“知行合一”相抵触的。 张实龙教授认为,这四种解释错在把“知”和“行”当作两件事,这不符合王阳明的本意。王阳明在《传习录》里说过这样三句话:“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张实龙教授由此出发来解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他举例说,看看王阳明是怎么登山的。有一天王阳明带着几个弟子去爬香炉峰,他提议,等登顶以后,大家都来吟诵诗歌。结果上山以后,弟子们气喘吁吁,有的只能吟一句,有的只能吟一段。轮到王阳明,据史料记载,说他宛若平常,一点事没有。弟子不解,求问老师。王阳明说,“我爬每一个台阶,只关注眼前这一步。” 王阳明爬山就是“知行合一”的爬山,用脚在爬山,这是他的“行”,心里只关注眼前这一步,这是他的“知”。他的知和行是合一的,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不觉得累。弟子恍然大悟,难怪一般人爬山会觉得累,因为人们在山脚的时候心早就飞到山顶了,忙于想象山顶是怎样的美景。从这里可以引申开来,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生活很累。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王阳明对颜回也特别推崇。颜回是怎么听课的?《论语》里有记载,“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思是说孔子和颜回谈了一整天,颜回也不反驳,像个傻子一样。但下课以后,考察颜回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却能发挥孔子所讲,可见颜回并不愚笨。孔子课讲到哪儿,颜回就明白到哪儿。孔子说的话就像雪花,颜回像一盆火,窗外飘入雪花,落到颜回这个火盆里,雪全部融化了。从这里可以看出颜回是“知行合一”的,所以他的学习效率高,“闻一知十”。 “知行合一”的特征和好处 “知行合一”有哪些特征?张实龙教授概括了几点。 只关注眼前事,凝聚整体生命。人的一生要做很多事情,但做事要一件一件地来,当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应该把其他的事抛开。王阳明讲过,种树时只管种树,不要考虑以后树要开花、结了果要给哪些人吃。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别并不大,真正有差别的是在凝聚整体生命这方面。有的人能很快把注意力集中到要做的事情上来,其他的事情不予考虑,王阳明自己就是这样的。结婚当日,他想出去转一下,碰到一个鹤发童颜的道士,就很好奇地聊了起来,讲着讲着,一整夜过去了。要知道这一天可是他结婚的大日子,这说明王阳明做事非常痴迷。 把握相关一切,时刻保持清醒。如果想做一件事,就要完整把握和它相关的一切。就像开车,要对交通规则、路况车况、路上行人等都了然于胸,然后开车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要时时刻刻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一种警惕的状态,古人讲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本体的知与行,无为而无不为。当全身心投入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肯定没有多余想法,有多余想法就不能做到“知行合一”了。如运动员一场比赛完了后,电视台记者去采访,问刚才比赛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记者这样的提问就没有水平。没有多余的想法,才能无不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顺应生命条理,发挥最大能量。就像放到天空中的礼花一样,自然而然就会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向绽放开来,然后呈现出夺目的光彩。生命本身也有这个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分,如果达到“知行合一”的话,天分就自然而然呈现出来了。顺应生命的条理,听从内心的召唤,这样就会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量。 “知行合一”有什么好处? 第一,可以提高知行的效率。最著名的就是王阳明练书法的例子。一般人练书法是“先知后行”,先看字帖怎么写,然后照样写,尽量写得跟原帖一样。张实龙教授说:“我有一个同事练书法,练了十几年,就是临帖,结果到现在,书法长进还是不大。”王阳明则不同,练书法之前,他根本不看字帖。譬如想写三个字,先在心里把这三个字想一想,然后拿起毛笔写。心里怎么想的,手上就怎么写;手上所写,就是心里所想,“知行合一”。如果一开始写出来不好看,没关系,一次两次三次多次写,总能把自己心中所想的写出来。 第二,可以获得稳当的快乐。人总是追求稳当的,如果听从生命的召唤,自然是稳的。而且生命也有追求快乐的本能,这个快乐不是吃一口好菜这种肤浅的快乐。 第三,可以实现万物一体。“知行合一”做事,是全身心地投入,这实际上已做到了无私,已经和周围的一切融为一体。 “希望大家有一种新的活法,让我们提倡用‘知行合一’代替‘先知后行’。”张实龙教授总结说,用“知行合一”的方式,人人可以做到把自己最大的天分发挥出来。就像王阳明讲的,人人可以成为圣贤。 (讲演内容来自天一阁书院·国学堂,有删节。此为线上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