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1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意到笔随 天机静趣

——萧愻山水画浅析


萧愻(1883-1944),字谦中,号大龙山樵,安徽怀宁人,近代著名画家,与萧俊贤、胡佩衡在画坛有“二萧一胡”之称。


萧愻的《湖山逸兴图》
(方向前供图)

    

    

    

    

    

    

    方向前

    

    齐白石在《题萧谦中山水》中曰:“秋风上树微微见,山色入云渐渐无。我已买山同此意,此中只少听书狐。”诗中充分肯定了萧愻山水画的独特意境与艺术成就。潘恩源在《旧都杂咏》亦有诗云:“绍宋江湖还落落,芝田山泽更迢迢,琉璃厂肆成年见,满地云烟有‘二萧’。”在人才济济的民国画坛,“二萧”的影响力可谓不小。

    然而,在如今的艺术品市场中,昔日“红人”“二萧一胡”均遭冷遇,这一方面反映市场普遍存在追热点、跟风、热炒等现象,另一方面表明,市场热点过分集中在一流大师身上,对萧谦中这样在画史中有一定影响的二流画家,尚未挖掘出他们的真实价值。当然,我们冷静反思这种现象会发现,“萧谦中们”的处境也从某个角度暴露出他们艺术中的一些弱点。不过,从收藏的角度来看,这些未被发掘、已被美术史定位的实力派画家恰恰是价值的洼地。

    在我看来,萧愻的绘画至少有两处可圈可点,一是传统功夫深厚,二是其画有较明显的个人面目。

    据有关专家研究,萧愻临摹学习过的历代画家至少有24人,其中元、清两代画家15人。从萧愻山水画法及风格考察,影响他绘画最大的是王蒙、梅清、龚贤、石涛等。在民国画坛,传统功夫扎实的画家大有人在,萧愻能独立于当时画坛,既在于他取法之广,更在于他能吸收众家之法,形成了自己的笔墨特点。

    萧愻早期山水画,“四王”面貌较明显。他年轻时师从姜筠,而姜筠则师法王翚。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萧谦中画集》之《苇湾消夏图》,是他的早期代表作。此作用笔细腻,画面淡雅,疏朗有致,一派王翚之风。萧愻早年“四王”式山水与其师姜筠相比,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格调上要高出许多。姜筠山水尽管画工精深,构图繁复,但只能说仅得王翚山水之形,气息韵味相差甚远。

    民国画坛,倡导正统画风,论“笔墨纯正,气息古雅”,萧愻在众画家中,当被推至第一,连齐白石都羡慕道:“我羡长安老萧贲。”要知道齐白石在当时属不入流画家,他的画法在正统派看来属于野路子,不受待见。至于他后来何以能进入一流大师行列,原因众多,暂且不表。

    “彩萧”“赭萧”“白萧”“黑萧”,是人们对萧愻山水画不同风格的别称。依笔者个人审美及喜好看,萧氏的黑白山水更具艺术和收藏价值。另外,他的部分设色山水及小册页,艺术价值也较高,值得重视。

    《观潮图》为画家晚年佳构,作品以淡青设色,黑白、轻重对比明显,虚实相生,构图缜密。与画家另一些满构图不同,此画满而不堵,自有一股空灵、通透之气。《观潮图》由山、水、人构成,画面大部分是水,占据了画的上部;画的右下是山坡、树林以及观潮的人群。作者又在画的左上角画了一处山石,在汹涌潮水的扑打下显得险峻且稳重。历代画家画水有渲染、留白、勾勒三法。宋之前,水法多以线勾勒,元以后,水的画法逐渐丰富,出现留白、渲染等,既抒情又写意,手法多样。《观潮图》画水以勾勒为主,辅以渲染及留白,潮水汹涌起伏,富有气势与变化。整件作品对山石、树木、人的描写,借鉴了石涛画法,而对潮水的描写则有萧愻自己独特的韵致,烟雨茫茫,水天一色。

    “繁密”是萧愻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特征。萧愻的不少满构图山水,笔墨稠密厚重,少了些许文人山水画的空灵,与元王蒙的山水相比,气格及笔墨均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萧愻不能成为一流大师的一个原因吧。王蒙山水亦以繁密见长,但他的笔墨表达更为细腻,重峦叠嶂,层次分明,笔法轻灵,墨色透彻,画面清新,作品灵透中蕴含郁茂、苍茫之气。萧愻山水虽集众家之法,在我看来,似乎少了些龚贤山水的气质、王蒙山水的灵气,离渐江、石涛的高简超逸之意境也有一定距离。

    关于山水画的繁与简问题,萧愻自己也很清楚,他曾几次提到过山水画的构图:“简繁均可,总以萧疏为佳”“疏而不散漫,则萧疏之趣乃得”。萧氏早期学王翚,在晩年作品《四季山水》题跋中却对王翚画法中的“繁”发表了如此看法:“石谷子拟右丞《雪图》,严整工致,叹未曾有,及见石涛师信笔挥洒,更见神妙,转觉王氏刻画太过,此系邯郸学步也。”由此可见,萧愻中晚年山水画中的“繁密”,是画家内心追求的一种别样山水,也是画家对山水审美观的一种真实表达。

    在萧愻不同风格的山水作品中,也有一些构图相对较疏朗、画面通透的佳作,《湖山逸兴图》即是一例。此作完成于1941年秋,与萧愻大部分山水画一样,作品描绘的是高士畅游山水、超脱世俗之逸兴。此作笔墨多取黄公望、石涛之法,厚重中有散逸感,以淡青、赭黄设色,构图布景上呈S形走向,由近景、中景、远景三部分组成。萧愻山水画的远景画法与众不同,一般画家远景多用淡色,物象描写采用虚法,而萧氏近、中、远景设色及画法几乎一致,让人感觉到远景就在眼前,远处之景物能看得清清楚楚。

    《湖山逸兴图》中的景物除溪、山、石外,吸睛之物是松、柳、树、竹、茅屋及置身于山中的人物。对于景物的描写,萧愻在他的《萧谦中课徒画稿》中提到:“大树宜曲笔,小树宜直笔,曲笔宜寒林,直笔宜梅杏”“自来画柳者,非失之犷,即失之纤细,犷难得柳之神,纤则难免笔弱矣。余写柳,取势为主”“小竹难于疏,疏则不易贯气也,当由密而疏”。对于画人物,萧愻的看法是:“山水中写人物,寥寥数笔,以得神为上,用笔须中锋,不可模糊凌乱。”《湖山逸兴图》中的两个人物,一人倚窗,一人游船,互相遥视,想必在这种环境中,人最放松逸兴,画作中的高士或许就是萧愻自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