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3月2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谈德艺双馨

    

    

    郭震海 

    

    说“再谈”,因为德艺双馨是一个老话题。古人讲,艺如其人,德在艺先。先立德,后从艺,《周语》中有曰:“其德足以昭其馨香”。说“再谈”,更是因为如今追求和强调德艺双馨,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艺”是成事之本,“德”是安身之根。德艺双馨,意思是说,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德行,再加之一流的技艺,才能赢得良好的声誉。如我们熟悉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豫剧大师常香玉,还有老一辈众多著名的艺术家,无不是以好作品和好人品,受到公众的敬仰和爱戴。

    艺比天大,德如地厚。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必须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然而,观当下娱乐圈一些文艺工作者,只讲“艺”不讲“德”者有之,重“艺”不重“德”者有之。近年来娱乐圈屡现“丑闻”,诸如明星吸毒、作风奢靡、私生活混乱等,究其因,关键还是“德”的缺失。

    受经济利益驱使,一些公司把“卖点”作为追求,一些艺人把“捞钱”视为目的,通过一些手段打造、策划、包装艺人,积极向上的文艺观被抛弃,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吸引眼球,可以使出各种招数,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曝光率成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品德丢失,审美错乱。

    一些年轻艺人,演了几部戏,有了一些崇拜者,挣了点钱,就自认为是“腕儿”“大咖”,开始自我膨胀,自我迷失,陶醉在鲜花与掌声中,淡漠了社会责任,淡漠了对艺术的敬畏之心,放弃了崇高的艺术理想,甚者逾越法律红线,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为了追求所谓的“曝光度”“关注度”“知名度”,没有绯闻就故意制造噱头,为了追求利益,失去了艺术的气节和风骨,忘记了起码的德行,沦为“市场的奴隶”,成为“吸金”的机器。

    艺不精不可怕,可以学,德不立,很可怕。所谓德艺双馨,德为艺之首,重艺不重德,艺再精也行不远。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意思是说,人能把道发扬光大,不是道能把人发扬光大。《左传》中有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太上”是最上或最高的意思,“立德”是树立德行。也就是说人生最高的境界是树立德行,先立德,再立功,后立言。

    自古到今,德艺双馨是文艺工作者的一贯秉承。过去,没有那么多平台与渠道,在传统的梨园行是非常重视“德”与“艺”的传承。历代老艺术家们毕生追求的不仅是艺术技能,更重视律己修身与道德操守。比如,梨园行讲究传帮带,师父带徒弟,首先要考察徒弟的德行,诸如精忠报国、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团结互助、谦和尚礼、公道正派等,然后再看技艺,最后再考虑是否可造,规矩很多,约束很严。

    如果说“艺”为之“道”,那么“德”就是道之基也。无“德”不足以问“道”,求“道”必先重“德”,越是追求“道”之精也,越需要注重德性、德心、德行的修养。当然,文艺工作者也是人,是人就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就需要时刻自省,端正品行。一些艺术家、演员、歌唱家之所以杰出,除了追求精湛的技艺外,更爱惜自己的羽毛,注重品德修养。

    一个文艺工作者,无论成就有多大、光环有多亮,都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不断提升自身道德水准,遵纪守法、注重品行、严于律己,为公众立标杆、做楷模;戒骄戒躁、砥砺进取、苦练内功、精心钻研、开拓创新,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最文艺的新期待;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