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0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层社会治理背景下的 校地党建共同体建设

    

    

    

    柯乐乐 李萍萍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中心向基层下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探索构建校地党建共同体,不仅是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拓宽基层党建阵地、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迫切需要,更是引领凝聚基层社会治理合力的创新举措。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党委和鄞州区东钱湖镇党委于去年10月建立合作共建关系,校地在共筑组织基础、共解群众之困、共办实事好事、共谋双方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共建活动。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双方逐渐形成了校地党建共同体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1、以需求为导向,整合校地优势资源

    构建校地党建共同体的前提是需求与供给的对接匹配。对于基层政府而言,首先,希望学校发挥学生党员的优势,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贫弱帮扶等工作;其次,希望学校发挥教师党员的优势,为基层在发展规划、重大项目推进等方面建言献策;同时希望学校发挥专业优势,在基层社会治理上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对于学校而言,希望地方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为学校提供人才培养、理论学习、志愿服务、实习实训、学生基层挂职等平台与基地。通过供需匹配,一方面将高校智力优势、专业优势带到基层,为基层社会治理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为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党建育人提供路径,为教师的专业研究、知识服务地方提供落地渠道。通过因地制宜,有效整合高校智库资源与地方平台资源,筑牢党建共同体理念,实现校地党建共同体效用发挥的最大化。

    2、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于基层政府而言,构建校地党建共同体可有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地方、参与社会治理是高校职责的应有之义,随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深入推进,高校因为拥有其他社会治理主体无法比拟的人才资源、教育资源、信息资源,在社会治理格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校地党建共同体,师生党员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与对接的社区和党支部进行一对一共建,深度参与了基层诸如“五微服务”“一村一品”建设,了解对接社区的治理特色与问题,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治理相结合,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此外,学校结合基层社会治理中如居家养老、社区自治等痛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和科学研究,依托校地党建共同体的平台,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最后,通过校地党建共同体,还推动了产学研协同互动,促进校地、校企等多方合作,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带动其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众等主体的加入,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化。

    3、以深入基层为路径,助力双向党建育人

    于高校而言,构建校地党建共同体可为高校党建育人提供重要路径。校地党建共同体的构建,不仅缓解了学校资源有限的压力,拓宽了党建阵地,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党员参加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广阔舞台。共建以来,学生全面参与地方的大型志愿者服务中,学生干部深入基层进行了挂职锻炼。这不仅贡献了学生党员的专业和智力优势,更重要的是,在服务基层、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党员了解基层现状、关注社会热点的动力,提高了政治参与意识和发现问题、并通过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也能获得价值认同,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党员党性修养,发挥了党建育人功能。另外,对于地方而言,构建校地党建共同体,也为地方党建教育提供了更加多元的素材来源,学校组建了理论讲师团,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将高校师资、培养模式与基层相对接,极大丰富了基层之前单一的党建育人模式。

    构建校地党建共同体,不仅可以为基层引进高校力量,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专业化、智能化、系统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路径,基层的平台也为学校拓宽了育人渠道,进而形成“服务学习—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党建育人”良性循环,实现1+1>2的效果。通过校地双方“共振”,发挥党建共同体的整体效应和最大效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推动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作者单位: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