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4月2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旋律影片 也能成为“爆款”

——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

    

    

    

    

    

    

    

    枕 流

    

    《觉醒年代》开播之后,有不少朋友向我大力推荐这部国产电视连续剧,并断言“你一定会喜欢的”。据说该剧还受到很多年轻学生的追捧,他们甚至一边观看一边做笔记,并买来相关书籍对照着剧情阅读……这倒是一个极为罕见的观剧现象了。

    《觉醒年代》是重大革命题材历史剧,也是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的重点剧目。全剧以“南陈(独秀)北李(大钊)”相约建党为主要线索,讲述了1915年陈独秀创立《新青年》杂志,兴起新文化运动后,民众虽有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启蒙,但泱泱中华在北洋军阀的腐败统治之下,依旧是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于是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大批知识精英及青年学子纷纷寻求强国的理论和道路,最终于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剧中涉及的真实历史事件非常之多,如:蔡元培执掌北大、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很多观众而言,并不陌生,《觉醒年代》之所以仍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感动,是因为该剧将那些固定在文字标签下的形象还原成了具有七情六欲、能够歌哭言笑的真实的人,并将其内心为民族、国家寻找出路的迷茫、挣扎表现了出来。

    全剧主次有别地介绍了很多人物,既有对陈独秀、李大钊等主角精雕细琢的刻画,也有对蔡元培、胡适、鲁迅等配角神形皆备的描摹。比如陈独秀先生,通常对他的界定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而在剧中,我们看到他兴奋不已地期待学成归国的胡适快点加盟到《新青年》编剧群体中来;看到他在海河岸边,眼见得身处饥寒冻馁中的百姓,不禁呜咽吞声,乃至号啕大哭。李大钊的形象不单纯是革命先驱、青年导师了,他还为人夫、为人父。一次,先生拿了工资,打算带着妻儿下趟馆子,但一会儿资助清贫的学生,一会儿救济穷苦的工人,最后弄得自己阮囊羞涩,先生便只好抱起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吃肉的坏处”,真看得人哭笑不得。还有那位拖着一条满清长辫的辜老夫子。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之所以对辜鸿铭这个顽固的复古派、保皇党讨厌不起来,是被他演讲的“中国人的精神”给打动了。可见他和陈、李之间只是学术观点的分歧,骨子里还是文人惺惺相惜,君子和而不同。在《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是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但偶尔也会钻牛角尖,走小极端。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宽厚中满怀诚挚,又有着大智若愚的狡黠。李大钊本性憨淳,严谨理性,那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情怀,令人高山仰止。一个个民国大师,风骨灼灼,呼之欲出。

    这部电视剧几乎每一集都能叫人热泪盈眶,是因为它煽情吗?不是的。当时的社会各种政治思潮风起云涌,相互激荡,既有鼓吹君主立宪制的,也有支持资产阶级改良的,还有推崇无政府主义的,最终,陈独秀和李大钊等选择了指导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真正感动观众的其实是革命先行者们筚路蓝缕的探寻精神,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的宏伟志向,还有纯真的初心、坚定的信仰。他们对社会现状痛心疾首过,悲愤交加过,但他们没有因艰难而放弃,因痛苦而颓丧,而是对未来的中国充满了信心,并愿意为之努力,甚至牺牲。剧中陈独秀之子陈延年、陈乔年赴法留学一段场景的描摹,就以精妙的剪辑艺术突出了这对少年身上近乎神圣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悲壮的英雄主义特色:前一个镜头中,哥俩西装革履,意气风发,昂首阔步,但走着走着,变成了衣衫褴褛,体无完肤,铁索锒铛,唯有脸上的笑容依然温暖。兄弟俩回眸的一幕,更是催人泪下。也正是由于《觉醒年代》的播出,今年清明期间,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内,陈延年、陈乔年先烈的墓前,摆满了民众自发前来祭扫时敬献的鲜花。

    一部长达43集的主旋律电视剧成为“爆款”绝非偶然。起码说明在当下这个时代,一方面,影视剧创作者们完全有能力拍出质量上乘的作品,另一方面,观众也不乏鉴赏优秀影视作品的眼光。然而,像《觉醒年代》这样思想性和艺术性皆出类拔萃的电视剧,相对还是太少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