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中国诞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不仅是指政治上的,也指思想、精神上的。党创造了众多优秀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有伟大贡献。百年党史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可以从中汲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近年来我走过许多革命圣地,参观过众多纪念馆。从南湖红船到南昌起义,从井冈山到红都瑞金,加上长征路上的不少纪念地。中国革命有低潮也有高潮,有危机也有生机,当初之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胜利走向胜利,我深深体会到:其中精神力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要求“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这些精神内涵及价值,值得我们在学习党史时仔细领会、认真汲取,补精神之“钙”、壮奋斗之行。具体来说,应从中汲取以下精神力量: 坚守初心。“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李大钊、瞿秋白等革命先驱到夏明翰、江姐等革命烈士,从艰苦卓绝的长征路到精准扶贫之路,一代代共产党人演绎了初心、信仰、忠诚、理想的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楷模。 爱国主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之一。从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到赵一曼留给儿子的遗书,乃至许多烈士的家书,以及“两弹一星”众多元勋的誓言,无不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操,堪为今日之风范。 一心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写在党的旗帜上。毛主席提出“为人民服务”,喊出“人民万岁”口号。“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新时期党员应传承这种为民精神,厚植、砥砺为民情怀,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诚心实意为民办实事。 勇于献身。革命不轻言牺牲却须时刻准备“甘洒热血写春秋”,需要大无畏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许多烈士吟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走向刑场,为理想为民族慷慨赴死。从喊出“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的林祥谦到“抗联”烈士杨靖宇、赵一曼,再到张思德、毛岸英,以及宁波的英烈朱枫、李敏等,无不如此。和平时期,同样需要献身精神。党的十八大以后,就有1800多位扶贫干部牺牲在奋斗一线。 艰苦奋斗。毛主席倡导“愚公移山”精神,要求全党“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从建党之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9000多万名党员,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战争年代的“红米饭南瓜汤”、小米加步枪、延安大生产运动,就是生动写照;而建设时期的焦裕禄、王进喜,以及钱学森、邓稼先等,则是艰苦奋斗的楷模。今天,我们要面对前程中的艰难险阻、惊涛骇浪,要化危为机,仍然需要这种奋斗精神。 自我革命。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党最鲜明的品格。从延安整风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是在一次次的自我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先进性与纯洁性,对党来说,自我革命永无止境。 开拓创新。“惟创新者进,创新者强,创新者胜”。党前进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勇气与决心,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开拓了百年未见之崭新局面。基于此,我们更应永不懈怠,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