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10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话”青年殷夫: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扫码看视频

    

    

    

    

    

    

    记者 黄合

    

    每次走进校园,1993年出生的张依君总能看见殷夫3米来高的全身塑像。一张意气风发的年轻脸庞,右手拿着本书,身上的褂子正迎风吹起。

    这里是殷夫中学,校园的角角落落,都刻着殷夫留下的诗句。从这出发,步行不过5分钟便是殷夫故居,每年初一新生都要前往该处打卡,接受本土的红色教育。

    “如果可以,我很想当面问他:被捕入狱这么多次,也吃了那么多苦头,到底是什么让他继续坚持革命直至献出生命?”张依君说。淅淅沥沥的雨水,沿着塑像,落入土中,滋润万物。

    “五卅”血光中,少年思想觉醒时

    “‘五卅’哟!立起来,在南京路走!把你血的光芒射到天的尽头,把你刚强的姿态投映到黄浦江口,把你的洪钟般的预言震动宇宙!”

    ——《血字》 

    从去年起,张依君便是殷夫中学201班的班主任。面对着40个正值青春期的少年,年轻的她总能感到肩上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

    “青春期的时候,正是一个人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很有可能成为他们长大后作出人生关键选择的重要坐标,影响其一生。”张依君说。

    是的,殷夫的革命道路,恰恰就是从少年时期开始萌芽的。

    1923年,殷夫从象山县高小毕业,到上海求学。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爆发,15岁的殷夫被帝国主义资本家的残暴蛮横所震惊,看着发生在身边的惨剧,他骨子里的血性被激发。

    义愤填膺的他,参加了民立中学师生支援“五卅”工人罢工斗争的活动,之后回到家乡象山,上街演讲,上台演戏,散发传单,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这段惨痛的经历,在象山最早的铅字印刷刊物《新蚶刊》发表鼓动反帝的新诗,以实际行动声援“五卅”运动。

    “反观其一生,工人的鲜血和‘五卅’的血光,久久刺激着殷夫的心灵。这一场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运动,成为他人生旅途中的重大转折点。”张依君说。

    这个备受家人庇佑的孩子,一下子成熟了很多。曾经喜欢创作新诗、成绩优异的少年,瞧见了社会、国家和世界,看到了不公和压迫,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血和激情,开始将自己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被捕入狱,在死神未到之前

    “哪!向光明,冲去!那面是温热的光明,只靠你们自己的力量,才救得你们自己的生命……但是朋友,我并不怕死,死于我象一种诱引,我对之不会战栗,我只觉得我的光明愈近!”

    ——《在死神未到之前》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工人领袖、革命志士被捕、被关、被杀。17岁的殷夫,第一次被捕入狱。

    “他受尽严刑拷打,几乎要被枪毙。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写下了《在死神未到之前》这首500余行的长诗,字里行间充满着热烈的革命感情。”言语间,张依君满是对这个百年前家乡青年的怜惜。

    牢狱的恐怖、敌人的凶残、内心的恐惧,对母亲的想念、对同志的告别、对生命的依恋……在生命“将随风散殒”的时刻,敏感的诗人在昏暗的牢房,奋笔疾书,并大声发出“革命本身就是牺牲,就是死,就是流血,就是在刀枪下奔走”的呼号。

    3个月后,殷夫得到大哥的保释而出狱。但狱中的种种煎熬折磨,并没有让他放弃革命道路,而是让他的脚步更加坚定,就像是狂飙突进的殉道者,为了心中的真理,一路向前。

    张依君有本介绍殷夫的册子,是学校分发给教师的。读着这一首首“红色鼓动诗”,她看到了一字排开的感叹号,也看到了一行行诗句背后,热血青年心中浓得化不开的情感。

    慈爱的母亲、善解人意的初恋、善良温柔的家人、艰辛的生活条件,都没有改变他的革命理想。1929年4月,19岁的殷夫毅然写下《别了,哥哥》,和自己在国民党就职、“长兄为父”的大哥告别:“真理和愤怒使他强硬,他再不怕天帝的咆哮,他要牺牲去他的生命,更不要那纸糊的高帽……但你的弟弟现在饥渴,饥渴着的是永久的真理,不要荣誉,不要功建,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

    并肩向前,一代人的无悔选择

    “在我们的心里,愤怒的炬火已经燃起,反抗的热焰已经激动,激动了我们的血液,我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把脚步整齐,向前走去,冲去,喷着愤怒的火气!”

    ——《呵,我们踟蹰于黑暗的丛林里!》

    “我们第三次相见,我记得是在一个热天。有人打门了,我去开门时,来的就是白莽,却穿着一件厚棉袍,汗流满面,彼此都不禁失笑。这时他才告诉我他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释出,衣服和书籍全被没收了,连我送他的那两本;身上的袍子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没有夹衫,而必须穿长衣,所以只好这么出汗。”

    这是《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鲁迅回忆里的殷夫。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殷夫已在1931年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年仅21岁。

    “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我同样身处在那个年代,有这样关心我的家人和还算小康的家庭,是否也会走上这条当时看上去崎岖而危险的道路?后来我想,如果身边有一群这样志同道合的伙伴,应该也是会的。”张依君说。

    在殷夫的生命中,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总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有的是来自家乡的同学,有的是来自左联的同志,还有集聚在景云里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是那个觉醒年代里的群像,一起在黑暗之中,“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把脚步整齐,向前走去”。

    “先有国,后有家,只有建好大国,才能过好小家。这是他们这代年轻人的觉悟,也应该成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自觉。我们要以‘90后’的青春朝气,延续百年历史的光辉使命。”张依君说。

    她的身后,是殷夫翻译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