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行走基层·乡村发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曙石碶:数字赋能助力基层治理“智慧转身”


石碶街道综合指挥室E宁波平台工作人员在处置信息。
(陈朝霞 崔宁 摄)

    

    

    

    记 者 陈朝霞

    通讯员 崔宁 夏晶

    

    5月6日上午8点,一辆机动车停靠在海曙区石碶街道万顺路的人行横道上,车主下车离去。该车主的违停行为并未引起周边人的关注,但有一双特殊的“眼睛”立即识别到这一违停行为。10分钟后,石碶街道综合指挥室E宁波平台上跳出一则提示信息,告知工作人员这一违停行为,并将信息流转到石碶城管中队,城管队员立即到现场处理,几分钟后,车主闻讯而来,接受了相应的批评教育与处罚。

    这双“眼睛”便是石碶街道今年4月正式投用的人工智能设备。这些设备主要分布于石碶街道较为热闹的建成区。

    石碶街道地处城乡接合部,兼具工业重镇和商贸重镇两重身份。企业多、业态丰富伴生大量商贸活动,也吸引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来此就业创业和生活,呈现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不可避免产生不文明现象。“但由于街道辖区范围较大,单纯依靠网格员等开展‘人肉’式检查,效率低,且人力也不足。”石碶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石碶街道借全省数字化改革的东风,启动“数字石碶”项目,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E宁波系统)布局场景应用,开发石碶街道“数字驾驶舱”,人工智能设备的应用是其中6大智慧治理场景之一。该设备凭借自动分析技术,可主动观测、快速判断和精准定位辖区范围内存在的垃圾堆积、跨店经营、游商摊贩、机动车违停等9类不文明现象。一旦发现问题,该设备即刻将自动分析后的告警数据与“E宁波系统”等平台融合对接,快速推送给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置,形成业务处置闭环。

    在今年3月试运行基础上,为提升“数字石碶”项目的精准度,石碶街道进一步调整设备的性能。一方面,对人工智能设备进行功能设置,例如停靠机动车辆若超过10分钟,设备才会向后台发出提示信号,而流动摊贩则以5分钟为界;另一方面,为尽可能避免误报,对部分区域进行技术处理,如对违停和正常停车区域进行技术区分,避免人工智能设备在研判过程中出现“一刀切”现象。

    以智慧力量取代部分人力,让社会治理中曾经的痛点和难点得到有效解决。4月29日上午9点,在后仓村菜市场,有商家因长时间占用道路摆摊引发交通堵塞,经人工智能设备研判处理,石碶街道综合指挥室E宁波平台收到消息并同步流转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石碶中队,经现场快速处置,几分钟内摊贩便离开;当天下午2点,雅渡村11号附近出现的违规放置广告牌现象,亦在短短几分钟内得到反映和处置。

    “人工智能设备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网格长巡查事件上报的工作量,并能及时发现9类社会治理难题,原来要网格长或执法力量巡查、群众举报才能发现的事件,现在通过该设备便能直接上报,为社会治理增效提速。”该负责人表示,运用人工智能设备也有利于街道抓住“主要矛盾”,人工智能设备担任“巡逻员”,既能快速发现问题精准定位,又能进行数据分析,让街道掌握辖区内各区域不文明现象的发生率高低状况。“街道可据此合理安排力量,对辖区内不文明现象发生率较高区域予以重点关注,开展有针对性的整顿治理工作。”

    4月以来,石碶街道对70个智能视频点位多次进行了调整,撤掉了雅戈尔大道等“零发案”点位,对于“发案率较高”的菜场等点位则进行重点关注。

    据悉,该人工智能设备自今年4月正式运行以来,日均处置事件约50件,基本实现一发现、即处理。高效率之下,石碶街道建成区环境也得到有效改善。3月以来,该街道接收到的不文明现象投诉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1.2%。下步,该街道计划对该人工智能设备进行升级应用,现已完成对小区内消防通道堵塞治理场景和基于高空瞭望摄像头发现火灾等场景的应用测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