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社科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1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明文化在法国的传播

    

    

    赵超君            

    

    从17世纪晚期开始,王阳明的著作引起法国研究中国历史和哲学思想的耶稣会传教士和汉学家的注意,他们通过各自对阳明文化的译介或阐释研究,将这一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文化传播到法国乃至欧洲。

    一、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阳明文化在法国传播的起源

    阳明文化在法国的传播,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下半叶。1685年路易十四以“国王数学家”的名义,向中国派遣首个耶稣会传教士使团,这批传教士在1687年7月23日抵达宁波,最终进入北京,觐见康熙皇帝。赴华使团成员将大量书信、书籍及丰富的中国物产传回法国,并在法国引发“中国热”,中国思想文化也随之进入法国人的视线,逐渐为人所知。

    在此期间,两部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撰写的关于中国的专著,均提及王阳明及其思想。第一部是1735年出版的杜赫德所著的《中华帝国全志》,该巨著被称为“法国古汉学的不朽著作”、西方汉学三大名著之一;该书第二卷节选了1538年版的《王阳明文集》中的阳明师生对话,并由赴华耶稣会传教士赫苍壁译成法文。

    另一部是耶稣会传教士冯秉正历时六年翻译著成的《中国通史》,此书以朱熹的《通鉴纲目》为蓝本,并在博采其他史书的基础上完成。1770年,该书甫一出版,便成为法国汉学家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目。《中国通史》一书中记载了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的军功,详细记述其在主要战役中的一系列重要战略运作,但并未对其思想学说进行系统阐述。

    二、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阳明文化在法国传播的新进展

    19世纪,有关王阳明及其学说的汉学研究在法国持续展开,在一些描述中国历史、词典或百科全书类的著作中可见王阳明的痕迹,如汉学家考狄所编著《西人论中国书目》等书,但局限于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和事功,或是选译他的一些文章,而缺乏对王阳明及其思想系统性的学术研究。

    进入20世纪,阳明文化在法国的传播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出现了专注于王阳明哲学思想学术性研究的著作和文章,尤以王昌祉和他的《王阳明的道德哲学》最为突出。王昌祉是首位获得巴黎天主教学院神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神父,后又获得巴黎大学文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王阳明的道德哲学》在1936年出版,是西方第一本研究王阳明的学术专著。在该书的导言中,王昌祉指出中国的哲学思想将追求人的道德完美作为主要目标,这一点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而阳明思想正是中国道德哲学思想中的典范。《王阳明的道德哲学》一书主要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解释了王阳明关于心即理的思想,以及这一思想与朱熹思想的区别。该书重点讨论“良知”的含义,以及如何发现和践行良知。

    除了王昌祉,同时期的一些法国学者在编撰中国哲学史时将阳明文化列为研究对象,戴遂良便是其中的代表,当时他在直隶东南献县耶稣会任职,倾心汉学研究。1917年,他出版《中国宗教信仰及哲学观点通史》,书中介绍了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的悟道经历并总结了其思想的重要内涵,并提及阳明学说对日本的影响。同处献县教区的法国传教士兼汉学家裴化行,也在自己的著作中对阳明思想进行了解析。他在1935年出版的《中国智慧与基督教哲学之间历史关系的研究》一书中,介绍了王阳明思想及其在日本的传播,并选录了部分王阳明的诗词和信件。他对阳明思想的论述主要概括为:王阳明的哲学是形而上的理想主义;与朱熹的理学思想相比,王阳明的哲学更具有解放思想的特质;阳明心学和关于良知的思想具有主观性和直觉性。

    三、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法国汉学家对阳明文化的专业化探索

    二战以后,法国汉学界出现了明显的研究领域专业化的现象,在哲学领域深耕的法国汉学家们在研究明代哲学思想时,对王阳明及其思想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特别是以程艾蓝和王论跃为代表的法籍华裔汉学家,对阳明文化展开了专业性更强、视野更开阔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阳明文化在法语世界的传播。

    程艾蓝现为法兰西公学院中国思想史教席教授,凭借其中、法双重身份的先天优势,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视角审视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1997年,“儒莲奖”获奖著作《中国思想史》的第五部分第二十章《明代思想对心的再重视》中,专门有一节标题为《王阳明》,收录了她对《传习录》和《大学问》重要章节的法语译文。程艾蓝用王阳明的语言忠实呈现其“心外无物”“知行合一”等一系列主张,再从汉学家视角对这些思想进行了阐释解读。她认为王阳明将孟子内在论和禅宗直觉论结合在一个共同的概念——“心”之中,将“心”之体验置于首位,肯定“心”包容一切的优先性,通过对“心之本体”的重新肯定来思考中国哲学的中心问题。

    进入21世纪,比较学视野下的阳明思想研究得到进一步强化,代表人物为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王论跃,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儒学和新儒学、哲学与文学话语分析、中国思想史等。在2010年发表的《上海及哲学的现代转折点——十六和十七世纪江南地区的哲学传统:以王阳明为中心(1472-1529)》一文中,简述了王阳明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肯定阳明心学是自朱熹理学之后的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阶段。同时他将阳明思想与欧洲其他哲学思想进行了比较,提出可以把以阳明学派为代表的“直觉主义”和胡塞尔的现象学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认为“直觉主义的现象学解释有助于对中国思想进行现代理解”。

    (作者单位: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