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法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17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请说情者旁听审案

    

    

    ■法眼观潮牧 野

    

    中国人讲究人情世故,因此而派生出各种习惯和规矩,比如,碰到什么事特别喜欢托人,总以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法宝。但对于法官这样从事特殊工作的人来说,办案过程中遇到“说情”或者“打招呼”,就会特别头疼。因为司法最重要的是公正,如果案子进门,就有人上门请托要求特别关照,实在会有左右为难之感。

    如何应对这样的请托,从大道理上讲并不复杂:法院是裁决是非的权威机构,公正是第一位的,因此,法官坚持公正客观的立场是对其天然的要求;而法官自身,则要增强辨别力和抵抗力,不为亲情所左右。但对于身处一线的法官来说,要应对“说情”或者“打招呼”之类的特殊情况,仅仅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需要设计一些有操作性的具体应对方法,尽量避免因为拒绝亲托,导致亲情变色的尴尬后果发生。在这方面,一些基层法院在总结摸索经验,其中让说情者旁听案件审理的办法就很值得借鉴。

    能够前来为一个案件的一方当事人“说情”“打招呼”者,肯定与承办案件的法官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或亲朋好友,或别人兜着圈子拉扯上的,有的还可能是上级单位领导。实际上,“说情”“打招呼”也不全是要干扰办案,有的只是想了解一下案情。另外,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熟人好办事的“潜规则”现象,因此不少人担心不“打招呼”会吃亏。但不论出于什么动机,为案件一方当事人“说情”或“打招呼”,都会在客观上给办案法官秉公执法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另一方当事人知道对方曾请托法官,就有理由对法官能否公正审案产生怀疑。

    让说情者旁听审案,就是让其通过庭审时双方当事人对案件的陈述和辩论意见,弄清是非曲直谁对谁错,在了解了案件的来龙去脉后,说情者就可能意识到自己的说情或打招呼其实并无必要:如果理不在请托人一边,自己要求法官照顾就站不住脚,如果理在请托人一边,即使不打招呼,法院也会作出相应裁决。让说情者旁听审案,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因为有说情者在场听庭,无形中对合议庭和法官施加了压力,整个庭审会更加规范有序,因此,唯有认真审案,才能获得说情者的信任。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只要坚持这个准则,再采取一些更具操作性、更合理、更有人情味的应对之策,“说情”“打招呼”的现象就会减少,法官们受到的各种压力也会相应减少,而法治环境则会更加和谐。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