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21-05/19/A9/7560384_bw-zhanglm_1621306302393_b.jpg) |
村庄一景。(吴立高 摄) |
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吴立高 宁海县委报道组 徐铭怿 “善庆堂”农家屋、“骆在花海”体验馆、“泡泡屋”星空宿、“山海间”观景台……今年“五一”假期,宁海县强蛟镇骆家坑村一个个带着艺术创意元素的别致小院和公共空间崭新亮相,梯田、山林、海湾等自然元素相互交织,构成一幅幅“微景观”,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挺有趣,置身其中仿佛花香鸟语触手可及,这种感觉超奇妙。”上海游客林亚芳和家人一进村,就被坡地上的全透明“泡泡屋”吸引了。 日赏美景,夜观星空……骆家坑村村干部骆春茂说,“泡泡屋”星空宿是宁波市港城工匠、驻村乡建艺术家潘晓燕为村里量身定制的一个创意作品,可供游人观景、品茶、休憩,带给他们视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为了迎接艺术村打造以来的首个“五一”假期,骆家坑村精心筹备“骆艺”体验中心、“骆趣”儿童乐园、“骆花”四季花海、“骆海”滨海栈道等多条村游路线,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骆春茂告诉笔者,除了游客,每天还要接待好几拨参观、考察的团队,以前无人问津的小村一夜之间变得忙碌和热闹起来。 骆家坑村濒临宁海湾,坐落于长山岗上,风景优美,发展乡村旅游有着独特的山海资源优势。但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令路人捂鼻蹙眉的“养猪村”。 2018年3月,强蛟镇推出“九村百宿全景”A级景区村庄打造行动,镇村两级干部下决心彻底整治村庄环境乱象,拆除养猪场,剿灭劣Ⅴ类小微水体,近百亩荒岗土地流转后蝶变为花海,村庄环境和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 但骆家坑村颠覆性的变化,还是始于去年10月南开大学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吴立行驻村,为骆家坑艺术振兴乡村播下了薪火相传的“种子”。在长达一个月的“艺术家驻村行动”中,吴教授带领村民将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不仅赋予村庄全新的艺术内涵,更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骆家坑乡村旅游发展迈出艺术化、创意化新步伐。 同时,村里发起了“乡建艺术家”驻村计划,邀请中国插花花艺大师秦雷、宁波市港城工匠潘晓燕、宁海县缑城工匠潘晓军等入驻,开展“人才普查”,建立小村“人才智库”。 如今,艺术家团队为村里规划的“黄金走廊”已跃然而出:“一平台、两层景、四围翠竹石子”多功能观景台,“蓝紫色·无尽夏”大面积绣球花海、“星路·夜光大道”紫外线粒子灯等特色景观无不让人眼前一亮,成为艺术点亮乡村极富生命力的新地标。 来了游客,富了村民。笔者看到,许多村民在自家门前摆出了茶饮、土特产、美食,生意甚是红火,还有村民开起了“宁海湾九珍宴”特色餐馆,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在村里经营餐馆的村民潘爱红乐开了花:“村里搞旅游火了,我一个家庭主妇只会一手厨艺,就想到了开饭馆。不想还挺受游客欢迎,这几天每天都有好几桌客人,收入不错。” 眼下,在骆家坑村,咖啡馆、观海民宿、露营基地、游客接待中心等节点正有条不紊推进。强蛟镇宣统委员、联村干部王银宁表示,大力发展集艺术体验、旅居休闲、研学团建为一体的特色乡村产业,助推村庄全面发展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