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23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稻作之源到甬优超级稻

袁隆平院士与宁波的稻之缘

    

    

    

    

    记者 孙吉晶

    

    昨天,“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震惊世人,朋友圈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哀悼这位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

    “我是来朝圣的!”

    袁隆平认为河姆渡是稻作之源

    袁隆平曾两次来宁波。2009年5月26日,袁隆平应邀来甬参加余姚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来自水稻科技界及考古界的专家们共话“河姆渡稻作文明与世界粮食安全”这个主题。“河姆渡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起到了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袁隆平表示。

    当时有记者问: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在哪里?袁隆平说,迄今为止,在中国、印度等地均发现了几千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但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水稻遗存是最丰富的,在湖南、江西等地也有类似的考古发现,这充分说明长江流域的先民是把野生水稻人工栽培的先驱,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突破。河姆渡遗址中保留下来的稻谷遗存数量多,这让我们觉得它的历史可能还要更久远。

    2011年5月26日,袁隆平第二次来甬参加第二届(中国·余姚)国际河姆渡文化节。当日,首届“中国河姆渡稻作科技贡献奖”评选揭晓。众望所归,袁隆平获得了杰出贡献奖并到场领奖。在参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时,袁隆平笑着说:“我不是来参观的,而是来朝圣的。”并欣然在博物馆留下墨宝:“河姆古渡 稻作之源”。

    “这很了不起啊!”

    袁隆平盛赞甬优超级稻

    袁隆平是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超级杂交籼稻的育成,让袁隆平在国内外赢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并激励了一大批科研工作者从事杂交水稻工作。宁波的马荣荣团队便是其中之一。

    有别于袁隆平团队做的是籼稻杂交,马荣荣团队做的是粳稻杂交。

    2000年,杂交粳稻“甬优1号”诞生,成为浙江省第一个比照增产10%以上的稻种,当年在全省推广了20万亩。粳粳杂交的“禁区”被打破了,马荣荣团队的创新步伐并没有停顿。

    籼稻和粳稻分属水稻的两个亚种。与以往杂交稻在一个亚种群内部选优杂交相比,利用水稻两个亚种间的杂种优势,是国际公认更理想、更具增产优势的方法,且可兼具籼米的蓬松清香与粳米的柔滑甘润。当时袁隆平也指明了从粳粳杂交、籼籼杂交到籼粳杂交的技术线路图。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顶级水稻专家为之付出不少心血,却进展缓慢,因而多年来籼粳杂交稻项目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

    

    2004年,以“甬粳2号A”为母本培育的“甬优4号”在宁波横空出世。第二年,马荣荣团队带着进一步改良后的“甬优6号”参加省评审,专家一致认定,它就是籼粳杂交稻。这是水稻领域继矮化育种和杂交育种之后的第三次育种革命。

    2009年,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颜龙安院士领衔的专家组鉴定:甬优籼粳杂交晚稻的研究和生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同年,袁隆平在余姚参加河姆渡论坛时,听说马荣荣团队育出的超级稻,已接近自己超级稻800公斤的亩产最高纪录,不禁赞叹:“这很了不起啊。”

    获知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后,宁波甬优系列杂交水稻育种团队核心成员陆永法不敢相信,他说:“老人家所创造的奇迹是我们追赶的目标,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