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首穷经通秘义

——储建国和他的“科举文献展”


宁波状元章鋆的有关文献

小小一块丝绸上写了四万多字

“下笔如有神”笔插

    

    

    

    

    

    

    陈剑飞

    

    今年4月29日,一个名为“金榜题名时”的科举文献展,在宁海图书馆开展,我遇见了本次展览的主角——储建国。储建国头戴太阳帽,穿着休闲西装和运动鞋,一副随意的样子。随后在接受宁波电视台等媒体采访时,他从容淡定,一看就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开展仪式上,他低调地介绍了自己的收藏,并表达了想把一万多件藏品捐赠给家乡的意愿。

    储建国出生于宁海桥头胡街道储家村,是位跨界的学者型收藏家,世界各类钱币收藏量很大,对近代金融史与银行业深有研究,出版过二十多部专著。鉴于他的学术成就,国家文物局2009年授予他“中国当代文博专家”称号。储建国现为浙江省文史馆研究员、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馆长。

    他收藏了大量古今中外钱币、现代金银币、书画等,“科举文献”只是其藏品的一部分。

    说到科举,人们总会问,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目前有始于汉、隋、唐三说,但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始于隋代。隋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公元605年,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以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叫试策。唐朝武则天时开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把诗赋作为主要考试内容,这在《旧唐书·杨绾传》里有所记载。科举制度在宋元明清一直沿袭下来,至清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前后经历一千三百年。尽管各个朝代的名号设置略有不同,但通过定期考试取仕的目的一脉相承。

    冲着对科举文献与实物的好奇,简短的开展仪式过后,我匆忙转向展厅参观。大厅左侧是“书院文化”展块,集中介绍了明清两代宁海地区兴建书院、义塾的历史。仅清光绪时期,宁海拥有书院近20所,义塾40余处。在一楼过道墙壁上,依次高挂着“国子监监照”“户部执照”“信牌”“功牌”“捷报”等科举文献。而摆在落地橱柜里的,有古人的书包“护书”、清朝时的砚台毛笔、各地书院生员的试卷和其他几十件文献。

    登上二楼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宋代、明代、清代宁海进士名录。宋代有140人,明代为22人,清代为14人。宁海在明清两代进士人数的减少,我想可能与方孝孺这颗“读书种子”被诛戮有一定关系吧。“科举文化”“科举轶事”等板块中,最有看点的还是考生的试卷。比如两位状元考卷,一位是明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试卷,另一位是清光绪十五年张建勋的状元卷及诏书。还有《天下第一策——历代状元殿试对策观止》:清代状元陈冕誊抄的试卷,清代康熙年间榜眼赵晋试卷,明万历年间徐吉常、王思任进士试卷,清光绪年间郭景象、程秉钊殿试卷,这些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献。那些才华横溢的学子,不仅文章写得好,个个还写得一手好字,书体流畅洒脱,足见腕下功夫。

    此外,一批乡试、院试、会试朱卷,有关考场规则的《临临条约》《三场程式》等文献,也值得一看。展陈实物还有官方编纂的科举考卷汇编,古时廪生参加院试保结亲供单,参加府试互结三单收据凭证等等,这些文献构成了古代科举文化的系统链,把我们带到古代学子皓首穷经的岁月。当时交通不便,学子们除了面壁捻须,还需穿越崇山峻岭长途跋涉,才能到达视为圣地的考场。几十年青灯面壁的苦读,就为了一场关乎人生走向的大考。

    “金榜题名时”科举文献展还附带展出了一些什物,佐证科举文化早已深入古人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铭刻于百姓日用器具之中,成为那个时代朝野崇尚的价值取向。如清代那只精致的“伍子登科”青花瓷碗,背面刻有“五子登科”或“状元及第”的铜镜,一副“五子登科、状元及第”帐钩,绣有“指日高升”“读书成名”“连中三元”字样的钱包。

    展橱中还摆放了一些与读书有关的用具,如年代久远的四对汉代“砚台研子”,晚清“下笔如有神”高浮雕朱漆笔插,精致玲珑的象牙裁纸刀,铜石陶瓷等多种材质的砚台,刻有“问政学堂”“十倍山书院”的戒尺,雕有学子捧读图案的花板……据储建国介绍,他还收藏了百余枚刻有科举吉语的铜质、银质花钱,此次因展厅限制,无法陈列。

    还有一件实物不得不提:手帕大小的“丝绸夹带”。该夹带长61厘米,宽31厘米,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每行约180个文字,共计234行。在这么小的一块薄如蝉翼的丝绸上,竟容纳了四万二千多个文字。小如芥粒,得有多好的眼力才能看清楚啊!关于“丝绸夹带”的用途,有人猜测是带进试场作弊用的,有人猜测是随带身边温习用的。

    “科举轶事”板块,讲述了发生在宁海的科举佳话与中举故事。如长街镇西岙村前后出了“一村二十四进士”,桑洲田洋卢村出过“一族九进士”,还有“一县三帝师”的佳话——叶梦鼎授课宋度宗,方孝孺侍讲建文帝,李至刚在朱高炽东宫讲筵当值。这三位帝师命运多舛,死得最惨的莫过于方孝孺了。看完“金榜题名时”科举文献展,让人五味杂陈,感慨良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