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四知”宁波精神 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张新光

    

    “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宁波精神,是宁波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四知”宁波精神是宁波人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宁波城市软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今天所有宁波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坐标。传承文化是高校的一项重大职责和使命。新时代新阶段,宁波高校教育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四知”宁波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以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创新创造热情,投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新征程。

    坚持融合创新,把“四知”宁波精神融入思政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转化“四知”宁波精神为思政育人资源,优化思政理论课堂。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讲好思政课就要坚定文化自信,挖掘和整理地方文化优质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四知”宁波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也是本地高校最接近的优质文化资源,要把“四知”宁波精神以案例的形式转化为育人资源,融入思政课堂,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

    依托“四知”宁波精神有形资源,拓展实践课堂。实践课堂既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经,也是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通道。通过实践教学实现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充分领略和体悟科学理论的思想伟力和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四知”宁波精神有形资源的挖掘、整理,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设计和开展“四知”宁波精神的主题社会实践;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将课堂搬到宁波港、“宁波帮”博物馆、“宁波帮”企业、宁波院士之乡等地开展现场教学,让学生体验“做中学”“学中做”,从中亲身领悟“四知”宁波精神,增强社会的政治担当和伦理责任,培育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共享“四知”宁波精神文化资源,开设网络课堂。“互联网+教育”从云端走进人们生活,网络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教学“新常态”,网络课堂已成为学校教学的“第三课堂”。“四知”宁波精神是地方高校网络课堂的重要资源。在网络教学中,宁波地方院校应大力推进“第三课堂”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浙东文化、四明山红色文化、“宁波帮”和宁波非遗文化等文化资源,让宁波本地文化资源走进教材,走进网络,走进课堂。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可联合相关部门,开发地方网络课程,共同推进混合式网络试点教学和培训,联合开设“四知”宁波精神专题讲座,弘扬“四知”宁波精神,传播正能量。

    落实“课程思政”,把“四知”宁波精神融入专业课程,丰富专业课程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其它课程育人作用的关键是落实“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

    将“四知”宁波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把“四知”宁波精神融入专业课程,凸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突破学科专业壁垒,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融合,把“四知”宁波精神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比如,以工程专业认证为抓手,培养工程师人文素养和工程伦理责任。根据专业认证标准和“课程思政”要求,思政课教师对接专业课教师,开展专业和思政融合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设计。把“四知”宁波精神等育人元素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中,发挥专业教学的隐性育人功能。又比如,高校和地方企业联合开设专业培训课程,根据企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结合“四知”宁波精神,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实施方案,推进培训教学。

    为更好地研究和丰富“四知”宁波精神,还可以单独开设“非遗工艺劳动课”“宁波帮精神”和“王阳明心学”等选修课程,以丰富高校的课程体系。探索开发主题实践课程,为刚进宁波各大学的新生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还可开设“走向新时代宁波帮”课程,挖掘和整理新时代“宁波帮”优秀企业家的成功案例,探索企业家精神和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丰富育人内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发挥协同效应,推动“四知”宁波精神走进校园,增强协同育人合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学校单向度的教育过程,而是一项多元主体的系统育人工程。因此,高校思政育人必须整合教育资源,搭建协同平台、推进师资融合,增强育人合力,发挥育人的协同效应。

    宁波地方高校要加大推进思政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以充实和壮大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力量。“近水楼台先得月”。宁波各高校要加大挖掘和利用本地“四知”宁波精神楷模的集聚优势,开展“知行新说——宁波百名兼职思政导师进高校”活动,聘请宁波知名校友、企业家和社会道德楷模为思政兼职教师,让他们走进校园,走进学生,开展榜样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思政教育锦上添花。(本文为浙江省“十三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三课堂’联动实践育人研究”成果)

    (作者系宁波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