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时评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梯里的喜糖”有另一种解读

    

    

    朱晨凯

    

    “各位邻居:本人5月16日新婚,宾朋将至,电梯往返11楼频繁,给大家带来不便,还请谅解!略备喜糖,给各位业主沾沾喜气!”前不久,北仑区某小区一部电梯里出现的“惊喜”,让住户们回味了好几天(5月25日《宁波晚报》)。

    对于这则新闻,网友发了不少跟帖,观点基本正面评价为主:“电梯里的喜糖”是邻里关系的榜样;促进了邻里交往和社区参与;好的邻里关系理应如此,等等。

    对过去的邻里关系感同身受的人,或许对“电梯里的喜糖”还有一种解读。

    不少人应该有这样的回忆:过去结婚给邻居发喜糖,挨家挨户敲门,亲手送上,既显得有诚意,也借此和邻居聊上几句,原本相对陌生,借这种契机,彼此熟络起来。很少有人把喜糖统一放在某个公共空间,留言让人“自取”,那个年代真要有人这么做,大概率会让人困惑,甚至被当成恶作剧。

    如今,在电梯里“自取”喜糖,成了和谐邻里关系的榜样,让人不禁感叹时代实在变得太快。一方面说明如今邻里之间对彼此还有所“顾虑”,缺乏一些面对面接触的“勇气”。借助像电梯这样的“第三空间”来实现接触和交流,能够避免尴尬,也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热情”。这恰恰反映出了现代人的心理,也给改善邻里关系指出了一个方向:多利用好这样的“第三空间”,给快节奏生活环境下的邻里提供更多合适的交往方式。

    无论是电梯里“自取”的喜糖,还是业主微信群里的交流,这些表达方式不是不好,但终究没有真正“走进”人们的内心,总让人觉得这样的邻里关系还少点什么。很多人怀念过去的邻里关系,更多的是因其中面对面的交往,简单直接,一目了然。比如人逢喜事,敲门递糖,甚至婚宴上有邻居一桌,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美好?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