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 近日,由市教育局、市卫健委联手打造的宁波市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项目经验交流会上传来好消息:经过一年努力,我市中小学生近视率下降1.3个百分点。会上,宁波市眼科医院学术带头人袁建树提出,社会培训机构也应纳入近视防控体系(6月6日中国宁波网)。 只用了短短一年,宁波市中小学生近视率就下降了1.3个百分点,有很多好经验值得总结。笔者以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试行群防群治。具体而言,就是施行近视防控专家团队入驻校园、高危及近视人群分类管理、建设近视防控科普教育基地、建立专家家长沟通平台等特色举措。 青少年近视是群体性疾病,近视防控需群防群治,这一策略无疑是正确的,一年的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因为还在试行阶段,离实现真正的群防群治,实现全社会参与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袁建树医生提出要把社会培训机构纳入近视防控体系,就很能说明这点。背后的意思很明了,这一年来,社会培训机构并没有纳入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 这是不对的。现如今,社会培训机构遍地开花,很少有中小学生没在读校外培训班。学生们往往前脚跨出校门,后脚就踏进了培训班。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我们都能看到家长到培训班接送孩子的身影。中小学生频繁穿梭在培训班,加重了学业负担,加大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这点已经引起全社会关注。与此同时,还提高了近视率,但这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几方面的因素导致在培训机构培训的学生近视率提高。一是课桌。很多培训机构的课桌不是按照学校要求统一采购的,不符合标准,且不同学龄段的学生用的是同样尺寸的课桌。二是灯光。灯光偏暗偏亮都会影响视力,为此,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规定了教室照明的国家标准,但不少培训机构的灯光并不符合这一标准。三是时间。培训课的安排很多是见缝插针,充分利用早中晚及双休日和节假日,不给学生有喘息时间,加剧了视力疲劳。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会同工商、卫生等部门,对照《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室(教学场所)的采光和照明、课桌、培训课程安排等,进行抽检、记录并公布,对不合格的实行整改。所有这些也应该接轨近视防控体系,不能让培训机构成为近视防控的盲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