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1年06月10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职教“走出去” 助力国际服务贸易

    

    

    

    袁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中,提出3点倡议: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总协定规定,教育服务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各国政府资助的教学活动(如军事院校)以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于教育服务范畴。这一条款主要面向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等领域,要求成员国开放教育市场,使每一个成员国都可以参与教育服务竞争。随着劳动力市场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全球性流动与迁徙已成为不可避免的潮流与趋势,各国纷纷把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作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发挥中国制造业独特优势,加快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配合企业“走出去”,是顺应国际职教潮流、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职教“走出去”既是“输入国”民生发展所需,也是我国职教自身发展需要,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截至2020年,根据《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显示,已有500余所高职院校开展“走出去”办学和培训。在中国教育“走出去”进程中,职业教育是一支重要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配合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走出去”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纺织、服装、水利等富余产能向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一大批中国职业院校,如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纷纷伴随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与当地院校或机构等合作资源,举办合作办学或培训项目,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撑的同时,为当地社会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提升了当地广大青年技术技能水平,提高了当地人群收入水平,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国职业教育通过“请进来”,借鉴并消化吸收国际先进职教经验,在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改造、完善的基础上,探索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基于自身发展经验和业已取得的发展成就,中国职教愿意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教育支持和帮助,并希望在“走出去”历练中不断丰富和提高服务全球发展的经验和水平。

    职教“走出去”既是教育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有力支撑,两者共融共生、互为依存

    贸易是建立在供需基础上的一种交互关系。我国职教“走出去”作为一种特殊的国际服务贸易,更侧重支援、分享和服务。2016年,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职业院校“走出去”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职业院校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需要有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需要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也需要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需求同频共振,才能更好地提升职教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服务教育强国和大国外交实践。

    教育“走出去”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我国高校国际化建设的探索性实践,也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培养知华友华亲华力量、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职教“走出去”经过多年深耕细作,扩大了“朋友圈”,赢得了“话语权”,在文化认同、情感共鸣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职教“走出去”既能“走得出”,更需“行得远”,秉持服务为本、共享为要

    首先,职教“走得出”凭的是底气和能力。我国职业教育经过40多年快速发展,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拥有1.25万所职业院校,10万个专业点,2682万名在校生,每年培训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员200多万人,覆盖所有制造业和服务业,每年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千万名,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重视国际化发展,放眼世界,追求卓越,通过“请进来”,学习和借鉴职教发达国家或地区先进经验并进行本土化改造,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中国职教经验,集聚了“走出去”的坚实基础,有底气也有能力为其他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提供中国职教方案和智慧。

    其次,“行得远”凭的是质量和服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要增强服务中心工作能力,自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为此,在国家层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特别是制度设计,以提高职教“走出去”支持政策的精准度,提升政策保障水平,还要进一步优化战略布局,加大投入,特别要增强和发挥职教的援助功能和作用;在职业院校层面,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丰富“走出去”模式和路径,加强研究能力及研制推广职业标准体系建设,主动开展多元创新,善抓机遇,确保职业教育更高水平“走出去”,有效推进“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

    (作者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