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明20世纪50年代摄于上海 |
|
《鞭声泪痕》《白鲤嫁郎记》戏单 |
王一明(1926年—2004年),宁波东乡大碶杨家桥村(今北仑区大碶街道王隘村)人。曾用王铁珊、王一鸣、王曰叟等笔名在宁波报刊上发表诸多副刊文章,后来在上海从事越剧编剧和导演时,用得最多的笔名是王曰叟。曰叟,源自《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 王一明的祖上以制作和经营锡箔为业,家境殷实,在村里建有独栋大宅。王一明的幼年和童年就是在那座大屋里,和没认识几个字的小脚母亲一起度过的。11岁时随父母去上海。其时,宁波大碶乡间多有人在上海经商,王一明的阿姑一家在上海开店做老板,所以他家在上海也有落脚点。其父之后就跟同村人一起上了外国商船,在一艘货轮上做厨师。王一明在上海先后读完小学和中学,读书期间,他广泛地接触各种艺术表演。他在《看戏看热闹》一文中写道:“这几年我看戏看电影极多。”“吸引我去看的是报纸上的广告。广告不是干巴巴而是形象生动的噱头、特技和机关布景等等。”当时的大上海是中国时代风潮的最前沿,也是各种戏曲表演特别是越剧的艺术中心。 1945年7月,王一明在隆隆的轰炸声中离开上海回到家乡。8月底,在老家的小学里找到一个教书职位,开始了人生的新阶段。教书之余,王一明读一些进步书籍和学校订的报纸,如《镇海报》《宁波时事公报》上海《文汇报》等。渐渐地,他的思想变得开明起来。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写作冲动,开始动手写一些文章寄给报社。处女作《或者恐怕未见得》是一篇向宿命主义者挑战的檄文,是抨击封建迷信、星相巫术之类的乡风民俗的,寄给报社后很快就发表了。之后,他埋首报章,潜心读写。乡间学校的清静,正好给了他闷头努力的环境。他那时的文章多是直抒胸臆,有感而发,内容多针砭时政,弃恶扬善。 不久后,报纸副刊的篇幅限制使得王一明不甚满意,开始转向戏曲创作。同时,他以敏感的社会和政治意识,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时政,用戏曲表达自己的政治热情。从“抗租”“支前”,再到“大生产”,一些重大题材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大生产》是王一明在1950年1月即兴写就的一部越剧小戏,初衷是应征报社为宁波春节戏剧竞赛创作的,结果报纸只发表了他的《大生产》。到了春节期间,职业剧团都加演该剧,各地农村剧团也纷纷演出。 《大生产》毕竟只是一部越剧小戏,王一明的心中还有更高的艺术追求,他开始了下一个新剧创作。1950年10月23日,宁波当时家喻户晓的佩卿剧团在天然舞台演出了由王一明编导的《鞭声泪痕》。八幕七景的《鞭声泪痕》是一部“红色”剧作,与当时的时代紧密相合。故事中,“妻子中毒计,丈夫挨血鞭,虎口欲脱离,魂归离恨天”。主题突出,爱憎分明,并且以情动人,格外有艺术的说服力。当时宁波的戏曲演艺仍以“路头戏”为主,而《鞭声泪痕》则是创作剧,被誉为“典型创作”,王一明一炮走红。 随着声誉日隆,王一明全力投身戏剧舞台。那时的他,既讲“路头戏”,也自己写剧本,两种形式并存。但很显然,他更倾向于剧本创作,已经预料到“路头戏”即将走下坡路。同时在剧本创作中,更倾向于“新剧”,也即剧本体现时代意识和革命精神。这两个“倾向”,可以从当时王一明编导的作品中看出端倪。如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五周年”编导的“六幕反封建大悲剧”《祥林嫂》;为“迎接国庆”导演的“华东地区最新两大杰作”《父子争先》和《玉面狼》;五幕七景古装史剧《浙东义士》等。 崭露头角的王一明,矢志要在戏剧表演的舞台上展示人生。1953年夏,王一明躲在佩卿剧团为他找的一个位于江厦街渔行楼上的住处,开始通读《聊斋志异》。这是他的一次分量极重的创作。在后来的回忆中,他说:“我自知《红楼梦》等名著早被前辈编剧们捞光,轮不到我了,我就从宁波市戏曲改进协会主席包华的书房里借来《聊斋志异》,赤膊睡在草席上通读全部故事430则。随读随记,从中初选21则,读毕不再开卷,只将21则逐一评比作出取弃。最后选定三则:《白秋练》《珊瑚》《胡四娘》,并首选鲤鱼精白秋练布局写戏。戏成,自己导演。报纸海报的广告名为‘聊斋神话越剧《白鲤嫁郞记》’。演出一炮打响,新甬剧场平时一剧演七八个夜场,此剧首演即连演21场,不但大大突破了剧场剧团一剧连演的最高纪录,并且突破宁波市七家剧场的历史记录……两年后,我将此剧改名为《白鲤记》,先后搬上苏州、上海两市舞台,同样轰动……后来听同行朋友议论,此剧苏浙皖闽都在演出,演出的剧团有40多家……” 1954年,王一明带着他的手稿《白鲤嫁郎记》到了上海,很快,他在上海开创了自己艺术生涯的全新局面。他观摩、学习、临仿,将别人的艺术创新融入自己的艺术思想中。 在之后的12年里,有38部作品被他推上舞台。年轻的他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对舞台构思往往有其独到之处,在布景、灯光、演员上下场、音乐节奏、机关设置上,总会有一些出新的手段。也因此,王一明受到沪上各大剧团的青睐,不仅先后签约文华、和平、少壮等著名剧团,还经常为把一台戏搬上舞台而临时受聘于其他剧团。同时,他的艺术触角还伸展到其他戏剧剧种,如为沪剧团导过沪剧传统戏《酒缸计》、为锡剧团导过《避火珠》等。另外还有话剧本、淮剧本、京剧本等问世。值得一提的是,王一明编导的剧目中,革命现代戏占了很大比重,如《摇篮曲》《金沙江畔》《山乡风云》《红色灯标》《带枪的女理发师》等。 从宁波到上海,从初创到日臻成熟再到艺术上的自如,在王一明的心里,始终有一条红色的线索贯穿着。
|